霍~好大的杆秤啊!
钱宝珠立刻被那秤吸引了注意力。
近两米的秤杆子,上面刻画着点点星星,巨大的铁钩,巨大的秤砣。
咿?
钱宝珠脑中突然无厘头的想到个问题:
是老外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早,还是咱家的老祖宗发明的杆秤早呢?
算了。
对于一个历史渣渣而言,永远搞不清那条时间轴上的公元XX和中国朝代的对比。
村长拿着根长扁担穿过支点上的提拉线,让俩村汉子一人肩抬一头,膝盖半蹲,等村长将装满了稻谷的竹筐的绳结,挂上铁钩后,立刻起身直立。
竹筐紧跟着就被提离地面,另一个村汉子,赶紧移动着杆秤上的大秤砣,直至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读数,报数:
“五十一斤又三两。”
朱太师一个眼神,朱大贵旁的师爷忙一手拿着本子,一手拿着笔,上前几步伸长了脑袋,瞪大了眼珠子,仔细的看清秤砣对应的秤星位置后,回过身子点了点头,赶紧提笔记录。
秤好一筐后,紧接着是第二筐。
“五十斤又九两。”
钱宝珠恍然大悟,难怪平时村里人说的“一担”约莫是“一百斤”,原来真是如此。
称好后,村汉子就挑着竹筐朝村里走去。
然后,村长开始称下一筐。
也就这片刻功夫,后面早已排了一排的竹筐等着称量了。
“咋不多安排几杆秤呢?这样岂不是要等挺久的?”
钱宝珠疑惑的喃喃自语。
刘鹏听到后笑道:“宝儿,你忘了咱村就这一杆大秤啊?这大越国的铁器是有限制的,那么大的秤砣呢,一般一个村里只能限制一杆,两杆。”
限制铁器?
大概是怕私自打造兵器吧?
钱宝珠模模糊糊的猜测个大概,也不纠结,看着可能要称很久,她就四处晃荡,看能不能找点事做。
可惜,晃荡了一圈,愣是都排不上号啊。
百无聊赖的她,突然看到田旁不远的小树林有人影晃动,忙过去一看。
呵呵,一堆糙汉子和自家三四五哥、大朗都在呢。
秋闱将至,四哥和大朗是随身携带书本,抽空就在那看书。
倒是三哥这个糙汉子,也是两条粗眉紧锁着在背书。兵书。
没办法,因为三哥还是想回北域去,战场上风云变幻莫测,光是逞匹夫之勇是不行的。
所以钱宝珠才摆脱宁正凡和慕文昊逼着给他强化。
谁料这一逼,倒是把五哥给逼得打退堂鼓了。
原本打小心心念念的五哥就想着将来要当个将军,上战场。
可看见当将军,还是要背书,当场蔫了,然后把伟大的理想给换了:“反正咱家有三哥当将军了,我,我就当,当个游侠闯荡江湖好了。”
气得当场钱老婆子就给她一顿暴打:“好你个赔钱货,你现在大了,不光赔钱还想着赔命是不。还闯荡江湖?比当将军还不靠谱!哪天你淹死在江湖里,老娘都不知道去哪里捞你回来。”
说来也奇怪,一开始三哥说要回北域,钱老婆子是打死都不答应的。
战场上刀枪无眼,老两口担心受怕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三哥给盼回来,怎么可能又让他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