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上奏章伸手要钱,但凡是朝廷不批复银子,这些官员就以此为借口来和百姓解释。
最终是苦了国库,最终是苦了朝廷背负了这些骂名。
这些人从来不肯动脑筋,想如何自我解决这些事情。
孙和平把话说的通透,然后画风一转,又表示。
“这些事情处理完,然后将账目整理完毕,我们也是打算交税收的。”
“只是没想到……”
说到这里,孙和平似笑非笑的摇摇头,然后面向朱元璋的方向说道。
“陛下,我们海津打算上税,五百万两。”
朱元璋震惊了,手都激动的颤抖了一下。
这可是五百万两,哪怕是江南最富裕的县城,一年的税收也只不过五六十万两。
现在大明国库的剩余的钱数也只不过是接近五百万两,这等于是一下子让国库充盈。
五十万军队的一年开销也只不过是五百万。
底下的那些官员也都震惊的无以言表,他们以为外地的所有的钱也就这么多。
哪里想到,孙和平想要交税的钱就已经五百万。
有人目光震惊的时候还带着贪婪,他们在想着这块肥肉到底有多肥。
胡惟庸的嘴角抽动,在想着如何破这一局,在想着如何把这些钱都捞到自己的手上。
孙和平对这些人的震惊早有预料,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继续的说道。
“陛下,海津如今有五个标准的港口,青石路可以并行四辆马车。”
“这样的路面不下十条,能保证每一个村落到达县城的畅通无阻。”
“大大小小的商铺有一千余家,百姓一个月可以支配的收入有五两银子。”
“主要街道的房屋全都已经翻修改建,而且还不用朝廷出一分钱,这都是百姓自己赚来的钱。”
“许多的商品从港口运往全国各地,又从全国各地到了海津这里集散。”
“街面几乎看不到乞丐,因为人人都有事情可做,人人都能吃饱饭。”
“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都有设立的福利机构在收养。”
孙和平在说着海津如今的繁华。
每一项举措都敲打在众人的心头,就连普通百姓的收入都比其他的地方高很多。
京城这里的百姓每月的收入无非就是二两到三两银子。
等到把变化说完,孙和平看向胡惟庸,这一次他的目光中没有嘲讽,只有真诚。
他对着胡惟庸鞠了一躬,然后缓缓开口说道。
“希望以后不要被丞相大人误会了。”
孙和平这副样子和胡惟庸之前的气急败坏形成鲜明的对比。
胡惟庸心头一跳,顿时觉得不好。
果然,当余光向朱元璋那边看去,他看到了朱元璋不善的眼神。
底下的官员也被孙和平口中的海津惊呆。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一项接一项的政绩全都叠到了一起。
那些硬件都不是吹牛,这都可以到实地去验证。
说有没去过海津的官员脑海中都飘过一个念头。
真的这么富有吗?
见到所有人都变成了哑巴了,朱元璋宣布散朝。
回到书房,他就让人把孙和平喊过来。
“孙大人,朕且问你,其他的地方能不能效仿海津的治理方式?”
朱元璋之所以有此一问,因为他已经在幻想着大明的地方全都变成这样,那国库再也不用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