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连绵的田地里,都是郁郁葱葱,翠绿的颜色。
二十来天的时间,整个村子的麦田里一片欣欣向荣,最先种下的金麦一号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高,麦秆几乎有小指粗细。
玉米苗子稍微种植的迟了几天,但是个头也是一天一个样,眼看着也快要超过麦苗的高度了。
遇到的村里人,一个个都是眉开眼笑的跟她打招呼。
乡亲们活了大半辈子,可真没见过,这么强盛生命力的庄稼。
可以想见,今年可是个大丰收的年景。
张寒芸观察完庄稼的情况,盘算着事儿正在往家走,手机猛然响了起来。
张寒芸拿起手机,是一个本地的陌生号码。
“喂您好!哪位?”
张寒芸随意的问道。
手机里传出了张翰林的声音。
“芸芸,我是你翰林哥。你现在在哪里?”
张寒芸很是纳闷。
“支书哥啊?什么事?我早上起来在田间地头溜达溜达。”
“我在你家门口呢,哥有事找你,你快回吧。”
张翰林急切地说道。
张寒芸很是疑惑,这个翰林哥这段时间可是很忙的,平常有啥事也是找她爹,找她还是头一回。
毕竟论年龄,两个人差了几十岁了,正常情况下的辈分,张寒芸可能就要叫张翰林叔叔的。
“这么急?您找我啥事?”
张翰林故意卖了个关子。
“丫头快回来,有好事。”
原来在张寒芸和她老爸热火朝天的卖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种子的时候,张翰林自己家也各买了一百斤。
这些种子可不是全都被他种下去了,而是一前一后把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几斤种子,都邮寄到了他同学所在的省农科所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让他的老同学激动坏了。
张寒芸十分钟后回到了家门口,果然张翰林一脸激动的等在门口。
“翰林哥,啥好事这么激动?”
“丫头呀,走走走,进去说。”
张翰林拽住张寒芸的胳膊,就往家里堂屋走去。
搞得张寒芸满头黑线。
二人落座,张寒芸给他倒了一杯水,张翰林这才开心的说了起来。
原来金麦一号的检测报告已经下来了。
张翰林那个在省城农科所的同学打来电话。
他说,这种金麦一号,的确是如同张寒芸所说,达到了生长期缩短一半以上,产量翻倍,并且具有超强抗旱抗寒的能力,简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小麦种子。
最重要的是,金麦一号磨成面粉以后口感特别香甜,经检测,营养成分也是一般小麦的两倍以上。
金玉米也差不多,产量翻倍、生长期缩短,口感良好,营养价值翻倍,简直是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张寒芸暗暗翻白眼,这两种种子这么珍贵,竟然有人磨面粉吃面,真的是暴殄天物。
鉴于以上原因,张翰林的这个在农科所的同学,携带着两份检测报告,已经出发,专门驱车往张家村赶来,就为了见一见张寒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