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就是学生,是一名在读的只差几个月就要毕业的大学生。
下雨天不劳动,他就在房间看书。有一天,马春保见他笑了起来。奇怪,他从来不笑。虽然,她有监督他的任务,平时也注意观察他,但从来没有见他笑过,也不跟他说话。什么事让他开心?她想问他,又羞于开口。同一个默生的男人说话,她没有这个胆量。但是,他还在笑,笑得她难为情。分明是在笑她。有什么好笑的?必须问清楚。她质问他,为什么发笑?终于冲破了男女不说话的禁区。听到质问的口气,便知自己是右派,也就自觉地老实起来。这时,他又恢复了慎言和忧郁。“没笑什么?”他极不情愿地说。分明是在骗人。她不依不饶。他只好实话实说。原来她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让他忍俊不禁。
多不好意思。以后只要他不出工,她上课就不讲普通话。
他发现后,严肃地批评她。马春保做梦没想到,这个人人可怜的右派居然这么凶,好似他不是右派,而她变成了右派。不服不行,人家批评在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人家是右派就苍白无力。
他们开始说话了。他开始教她说普通话。
有人交流,他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不再是少年老成。话闸打开,他们有说不完的话。惊奇,与右派还这么投机?其实是缘分。更让马春保惊奇的是,这个右派“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他俩的微妙变化没有逃过村民的眼睛。小报告打到支书那里,她受到严正警告。她与支书儿子是“摇窝亲”,在摇窝里就订了亲。两家交往有十几年时间。交往不等于交情,不等于她与支书儿子有十几年的感情。农村认为订亲就是铁板订钉的要结婚。为什么没结婚?只等支书儿子高中毕业就完婚。
警告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相反还起到提示作用。他俩相爱了。
支书向县里打报告,要求把孔庆弄走。
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