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这毕竟,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业行为。
所以,讨论归讨论,争议归争议,最终却并没有形成什么声响。
毕竟,有18元起价一碗的面在那里,已经卖了两年多了,那为什么不能有15元起价一碗的面呢?
这种讨论,最终落在了,广大看客,观众对华夏大陆面食企业的哀其不争上。
整个华夏大陆的面食,餐饮,都快要被西方大陆、扶桑群岛、朝东半岛、澳新大陆凶猛的面食和餐饮企业包围吃掉了。
可竟然,华夏大陆40000多家面馆,没有一家雄起的。
一种悲哀的氛围,围绕在舆论上空。
但,不管是面也好,饭也好,还得照吃。
田于心也暗暗希望,董承乾等人担心的众口诛讨董记面馆涨价的现象,竟然没有出现。
这不仅让人大大松了一口气,也让田于心大大的失望了。
至于董赫向他询问,要不要跟着一起涨价的事情时,田于心拒绝了。
他想暂时按兵不动,观察一下董记面馆的后续,再说。
而董啸面馆那个“量化精准”的政策,却引起了田于心的极大关注,他,心动了。
当然,此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这是“量化精准”,只是,在他眼中,董记面馆的面食,有了更为精细、精准的选择。
这种选择,却是这样的让人心惊。这种惊讶,都超过了自己对董记面馆10月份营业额大跌,所带来的惊喜。
本来,他应该惊喜的是,按三晋面食调研员的精准蹲点测算和网上订餐调研,董记面馆月营业额跌到了120万元华夏币以上,这可是由高峰处的260万,跌到这个程度,直接跌去了整整140万。而他三晋面食的龙兴店,却由去年的平均108万出头,已经顺利涨到了118万。
如果持续这样的彼消此长的态势。
真的,不用他田于心努力,2015年到来的时候,龙兴店将一举超过董记面馆,成为整个华夏大陆,甚至整个世界九大陆单体店营业额最高的面馆。
得到这样的消息,他本来应该特别兴奋的。
虽然,这只是他自己的兴奋,民间的兴奋。
可这种兴奋带来的荣誉感,也是史无前例的。
可这种兴奋,却因为董记面馆的“量化精准”新政策,给冲淡了。
他隐约觉得,董记面馆这家传承了1198年的老店,长出了“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