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这种不幸去世,不足以在带走亲人们,所有快乐的时候,同时,让活着人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生活的很窘迫。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是,捐赠疲劳期,很快的就到来了。
“按我的预计,云海微公益项目,至少应该有三到五个月的繁荣期,然后,才会转入到平淡时期。但我没想到的,这才过去一个月,这个平淡时期,就到来了。”
杨宇钢很是遗憾的对董啸说道。
董啸先是沉默,之后才说,“拜小兵父亲和刘尔所赐的,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微公益项目,提前进入了疲劳期。”
“更严重的是,有数量不少的网友,开始质疑所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善款的使用,是不是真正用在了大病者治病和基本生活保障上;第二,对于每一个具体案例,没有使用完的善款,有没有妥善处理,难道,就直接给了大病者亲属了?
素不知,有一种极大的可能,就是善款,可能还有几十万元没有使用。
这单个案例,没有使用完的善款,能不能再用到需要救助的患者身上,而不是就这样莫明其妙的,消失了,或者被花到非大病救助上了?
韩执敏读着这些,部分特别热心公益捐赠的网友,发给云海益基金,由田元秋整理提炼后的意见,董啸却越听,身上越是冒冷汗。
这真正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虽然说,云海益基金,尚未到“一岁”年龄,可剩余的百余家,共同参与云海微公益活动的基金会,那可基本上,都有五年以上,甚至百年以上的历史上。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就如田元秋报给韩执敏的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杨宇钢在一旁,只能默默的摇了一下头。
确实,但凡做公益慈善的人,基本上,都是本着一颗热心,为需要救助者募捐资金,募捐来的钱,理所当然,肯定要交到受助者,或者其家属手中,用于救助啊。
可究竟这些求助的钱和物,有没有真正用到大病者治疗和基本生活上,没有一个公益基金会,敢打保票说,所有项目,都一定是了。
小兵父亲卷走善款,跑路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个,肯定还有。
或者说还有,最普遍的情况,大病重病者,尚未撑到康复,已经恶化去世了,但募捐来的几十万元善款,只花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还未来得及使用。
这个未使用的几万,几十万的费用,有没有收回,有没有再用到其他需要救助的人身上。
客观上来讲,目前,根本没有这样的机制,也只有极少数的被救助者,在亲属去世后,会公开表示,剩下的善款,他们将捐赠给公益基金会,不会将善款占为己有。
可这样的表态,相对于被救助的人数来讲,简直百无一二。
网友向云海微公益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至少目前还是黑洞般的存在,董啸需要反思,云海益基金需要反思,或者不如说,整个华夏大陆的公益事业,需要反思一下,停顿一下。
以便,未来走得更好,走得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