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炼钢?
其实很简单。
苏逸敏锐的察觉到朝廷需要钢。
自己已经和李书瑶讲过琉球的危害。
女帝很聪明,一旦听到这番话之后肯定会察觉到琉球那帮倭人的危害。
所以大兴水师就是近在咫尺的事。
而修建坚船利炮,指望木板,还有大夏现在的铁是肯定不行的。
一是炼铁技术不成熟,根本没办法胜任战船的需要。
二来,大夏的技术还停留在手工业上,对大批量制造经验极少。
往往都是大富商才有资格雇佣众多人手来规模生产。
苏逸看到两处巨大的漏洞。
很清楚,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姚师傅,你认识什么铁匠吗?”
“我想打点铁器。”
苏逸腼腆的拄着锄头,“家里的不少东西都旧了,直接买新的有点贵,我想找个铁匠打一个。”
直接说炼钢,肯定太突兀,索性就换套说辞。
到时候让铁匠按照自己的说法去办就好了。
“铁匠?”姚老头摸摸胡子拉碴的下巴。
“我大哥以前是铁匠,倒是跟他学过一点东西。”
“你要打什么?”
“小件的剪子菜刀我能帮忙。”
“大件的东西......我估计你也用不上吧?”
大夏对铁匠管制极为严格。
通常都要授予文牒才有资格开铁匠铺。
所以苏逸说的图便宜找铁匠打造器具并不便宜。
姚老头看出苏逸想做什么了,但并没有拆穿。
“我大哥走的早,东西还在他家放着,我那侄儿又一心想读书考功名,不愿意继承家业。”
“所以那套东西就一直闲置着,需要我就去借过来。”
没想到,刚瞌睡就有人递枕头,苏逸大喜过望。
“那真是太巧了。”
“姚老头你会的手艺还真不少,打铁也懂。”
姚老头不以为意的摆摆手。
“嗨呀,行走江湖,哪能没有一技傍身?要不然凭咱这几亩地哪够活呢。”
他嘴上谦虚,其实内心挺受用。
毕竟年轻的时候,咱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后生。
虽然不很精通,但什么都会一点。
“行,那你晚上要是不忙了,我就去找你,炼铁的家伙挺沉的,我直接去你大哥家好了。”
苏逸的计划是先尝试炼制钢铁。
毕竟这属于一个还未曾涉及过的领域,很有可能失败。
所以多尝试几次总归是没错的。
“我大哥家离我那还挺近的。”姚老头说起自己大哥,有几分唏嘘。
“当年他还是退伍老卒,右腿在战场上受了伤,腿脚一直不灵便。”
“我那侄子就一直在家边伺候边考学,如今考了半辈子,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说起自家侄子,姚老头无奈的摇摇头,轻轻叹口气。
“秀才.......唉,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也不是秀才,打算明年去考考试试。”
苏逸安慰着姚老头。
大夏百姓千万之中能有几个秀才?
年轻人都有一腔报国的热血,可又有谁能金榜题名,平步青云呢。
“扯远了扯远了,不说他的事了。”
“我那侄子脑子不灵,十个加起来也顶不了苏先生您一个。”
“能不能考上就看他的命了。”
姚老头语气有几分不屑,但那眼神里还是藏着几分对侄儿的担心和挂念。
亡兄之子过的辛苦,他当叔叔的自然看不下去。
“晚上,苏先生上完课就来我家里吧,我带你去我大哥家。”
商量好之后。
两人各自忙活起来。
一会,苏逸简单的再地里看看土豆长势,确定没问题后回了学堂。
晚上上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