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巧玲珑的馄饨,皮薄的都能看到里面绿油油的馅,这是鸡肉加了小青菜的混搭。
汤汁里竟然还飘着几个虾皮!
这是春暖来到这里后,第一次从馄饨中发现虾皮。她还以为这里没有虾皮呢!
轻轻的用勺子舀了一口汤,鲜香美味,看样子是用大骨头汤煮的馄饨,怪不得连余怀瑾这样挑剔的都说这里好吃呢。
人家处处有讲究啊,用的是真材实料呢!
一口一个小馄饨正好合适,鸡肉的鲜美更是不用提了。
春暖一口汤一口馄饨,不一会儿一碗便见了底。
何洛白看春暖很喜欢,就一直没动他的。本想推给春暖吃,春暖却是吃饱了。
古代的碗多大啊,那真是一海碗了,春暖最后两个也是硬吃下去的。
看着正在帘子后头忙碌的一对中年夫妻,春暖走到帘子那稍微的抬了抬,那位妇人正好抬头看到了春暖,扎着两手问道:“女郎可有什么吩咐?”春暖笑道:“您家的馄饨货真价实,很好吃呢!”
一听是吃的满意,而且还被当面这么夸赞,妇人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春暖接着说道:“我还知道有些人在馄饨里加上一层鸡蛋花,若有海菜加上一点更出众。”
妇人听了一愣,这是在告诉他们新的汤方?
春暖看他们好像明白了,也不多言,朝他们点点头就放下了帘子。
没想到交银钱时,那对夫妇坚决不要春暖他们的钱。
看着这小小的铺子,他们是最底层的劳动者,她过去告诉他们做法,也是因为他们做的确实好吃,仅仅告诉他们可以加点啥,哪就能继续吃霸王餐呢?
所以待春暖一行人走了后,柳风便留下收尾:把银钱硬塞给了那个男人。
待到那个男人追出来时,哪里还有人影啊?
男人回到后灶还和他婆娘道:“所以咱们真材实料,用心去做,还是有好报的。”
妻子温柔的笑道:“所以那位小姑娘也是好人有好报的。”
两人相视一笑,又继续包着手里的馄饨。
出了北城门,飞奔了差不多得有一个时辰,官道绕开一座青山,往西延伸而去。
这时余怀瑾说话了:“这就是青城山的南麓,咱们绕它走上半圈,离省城就不远了。”
“余大哥,这个青城山就是青山书院那个山吗?”何洛白问道。
“是的,青山书院建在山的东北方向,说是当时找人看过,那里冲着京城方向,取人才倍(北)出之祥瑞。”
春暖突然想到,当时自己的高中有南北两个大门,北门只有高三年级坐着大巴车去参加高考的时候才开,当时就说是人才北出,谐音人才倍出之意。
这可真是跨越千年的巧合啊!
再往前过去,就是另一个县城了,名字就叫青山县。
春暖又问:“哎,余表哥,陈姐姐是不是在这里有个点心铺子啊?”
余怀瑾挑眉:“她连这个都告诉你了?”
“我们不是合作了吗,就是上次的蛋糕。”春暖提醒道。
“怪不得她上次跑回省城了,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等到进了县城后,正是中午时分,春暖提议道:“要不咱们不要在大酒楼里吃了,来来回回就是那些菜。咱们寻个小吃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