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村里家家户户都已经炊烟袅袅了,以前村里穷,只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才去祠堂祭祖和上山祭拜,今年,村长既然说了今年就要开祠堂,那今天必然也是要准备祭品的。
等到天亮起来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往祠堂赶去,开祠堂,祭奉先祖,然后男人们就开始从各家搬桌椅板凳,女人们则忙乎着准备中午的饭菜,这些都是村长拿村里账上的钱去采购的,今天中年要全村一起吃饭。
村里已经在祠堂这里办过好几次大锅饭了,大家也就轻车熟路,井井有条的忙碌着,司寇瑾把自己的下人也都派来帮忙,整个村里都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司马师父今天也给焾儿放了三天假,从初三开始学习,焾儿跟着司寇氏去帮忙了,司马师父闲来无事,司马师父也转悠着往祠堂这边来,村里人不知道司马师父的身份,见到都笑呵呵的叫着焾儿师父,打着招呼,有那热情的,还邀请司马师父去自己坐坐。
司马师父来到祠堂这边,看见了已经建好的新学堂,正准备进去看看,就被眼尖的村长发现了,村长连忙过来打着招呼:“焾儿师父,您今天有空出来了啊,咱们学堂已经修好了,要进去看看吗?”
虽然是询问,但村长已经把学堂的大门打开了来,司马师父也就跟着进去,进门是一个大院子,在院子的北、东、西三个方向都建着青砖瓦房。
院子里面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草滩,沿着草滩是一个椭圆形的青砖路,还画着一个又一个的线,司马师父正一脸疑惑,就听见村长在介绍着:“这些都是焾儿给设计的,说叫操场,最外边划线这里,让用来跑步用,说孩子们不能一直在屋里看书,需要运动运动,里面的那个草滩,孩子们可以在上面玩耍。您在往这边看。”
司寇瑾说着带着司马师父往北边的正房走去,边走边介绍道:“这里设计有六间房,两间是用来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分大小孩子;然后挨着的这一间,是给父子们用来办公的地方,在往这边走的两间,一间是专门放书的地方,日后,这里会放各类书籍,孩子们可以从这里借书看;一间是日后孩子们学习画画的地方;最边上那一间,村里有小点的孩子,想送来这里的,都可以送过来,在村里找个婶子统一看管就行,这样也就不会耽误家里大人干活了。”
司马师父看着这些房间,听着村长说着每个房间的用途,心下一惊,这种教育方式完全区别于现在晋朝的教育。司马师父正想着,便又听见村长说:“焾儿师父,您看西边那排,那边建有两个大房间,一个房间用来教孩子们射箭,一个房间用来教孩子们一些防身的本领。再看东边那排,最南边那里设计的是茅房,分为男女两间,往北走,依次是洗漱间,热水间,杂物间和小库房。”
司马师父看着眼前的小学堂,也是眼热的紧,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既能识文断字,又有自保之力,不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不会是蛮不讲理的莽夫,又突然想到自己之前答应过村长给找夫子的,他心里盘算了一下,便问道:“村长呀,我原来答应村里的夫子,你看他们什么时候来合适?看学堂这个设计,我在派来两个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父子,两个教武术的,一个教画画的。”
村长一听之前说的桑额父子,这一下成了五个,当下也是一喜,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钱了,多两个夫子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便连忙说道:“焾儿师父,真是谢谢你了,夫子们什么时候过来也行,村里这个学堂准备年候初七便让孩子们来,您看夫子们什么时候有时间了过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