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然也受折磨,但相比于纪家遭受的那些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纪家才是真真正正的被折腾不轻。
他们这些外人看着都不好受。
好在纪湘现在脑子好了。
“哈哈,赶紧采吧,天色都要暗了,早点摘了回去做好给那丫头送点去,想想丫头之前那委屈样哦,我光是想想就心疼。”
“对对对,纪家现在还没粮呢,我采的差不多了,在采点就回去了,给他们家送点粮去,不然那丫头又要吃剌嗓子的了。”
大家笑笑闹闹的也不无聊。
提着篮子向山走的人听着大家夸纪湘的话,提着篮子的手不由紧了紧,内心有点喜悦,随即又是止不住弥漫的悲伤。
纪湘好了吗?
可是,她好了,她儿子还没好……
“莞云啊,你也来摘艾草啊,是也要给你家泉子做青团?”
有人看着从山脚走上来的人,乐呵呵地招呼着,只是眼中带着同情。
正嘻嘻闹闹说着纪湘的扎堆的人,听见林母来了都纷纷住了嘴不在讨论纪湘。
“嗯,这不是季节正合适嘛,这两天空闲,家中还有点玉米面,想着给泉子做点青团,改改口味。”
提着篮子的林母看着跟自己打招呼的人笑着点了点头。
跟没听出她们特意转移话题一样。
“莞云,快来,这里艾草多。”
有人出声招呼着林母,还拍了拍自己的位置,示意林母来自己这。
“好。”
林母点了点头。
“莞云你别费那个事了,等会我家做好了,让我家刚子给你送两个过去。”
听着林母说的话,再听着那玉米面,最先搭话的人心中不由叹息了口气,摆了摆手,示意林母不用费事自己做了了,等会自家做了给送点过去。
他们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可林家母子比他们更不好过,吃食多数是要挖野菜添的,那点玉米面还不知道存了多久。
林母不是他们本村的,是别的地方搬来了,只有个儿子,丈夫据说是死了,听了这话,他们也是对林母同情不已,也多有照顾,几十年下来,林母也算在村里扎了根。
林母当初难产伤了身子,做不得太重的活,以前还有儿子撑着,她做的也是轻省的活,可后来出事,儿子腿瘸了,因为不是正常人了,好好一大小伙子肉眼可见的消沉了下来,终日闭门不出啥也不干。
林家也没个当家的,就只有个林母和林羽泉,儿子靠不上了,生活的担子就全压林母身上了。
可林母那身子,哪能做的了太重的活,做不了太重的活,工分自然就少了,公分少,日子自然就难过了。
林家母子也硬气,简称——犟,怎么都不肯接受纪家的帮忙,日子也是过得一塌糊涂,他们也不知道劝了多少次,可没一次成功的,后来也就不讨嫌了。
纪家也只能私底下拖他们帮一帮林家母子,用了的东西他们家来添。
同样这也是“纪湘”记忆中经常看到他们家东西往外拿,还有自私自利不闯会赔钱了的祸的原因。
借着“纪湘”闯祸的源头,赔东西出去,一部分赔闯祸的人家,一部分借他们手给林家母子,也好告诉“纪湘”,他们家就是这样穷下来的。
“纪湘”没有纪湘的记忆,也不知道这年代物价,这倒也方便了他们忽悠她。
家中穷了,“纪湘”自然闯的祸就不大了,在不会闯要赔钱的祸了,就闯那些小祸膈应人。
“不用了,家中有吃食,这段时间菜出来了,不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