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清便让春棠去寻了大哥的小厮多问今日书会讲到何处,她自行学习,知道了这魏王是先去的府衙才来的章府。
郑以驰借着他市舶司的副提举的名头,先去府衙寻了章柏流。虽说这市舶司的副提举是从六品,广南路的知府是正四品,可郑以驰是皇子,得了官家旨意而来的,而税收一事,需要知府统筹协调。
何况,郑以驰这个副提举是多出来的,原本广南路的副提举徐既明还好好的在这儿呢,官家给郑以驰的旨意明发天下时候,特地用了协助的字眼,不曾真正授官授印,明摆着是个虚职。即是虚职,郑以驰便连市舶司都不曾去,径直来了府衙,接着到章府真是顺理成章得让人没话说。
章蔓清瘪瘪嘴,又是一个滑头。郭二跟郑以驰根本就是比章家更亲的表兄弟,现在郭二住在了章家,郑以驰先找章家,既算不上是先让步来见郭二,又显得他这个表哥先迈了一步十分大度。原本广南市舶司对着官家送来的纨绔祖宗就十分头疼,他不去市舶司,让市舶司的都松了一口气。
想到郑以驰就想到他的母亲,章蔓清的姑姑章皇后。章蔓清拿到的字帖里,自然也有章皇后的,是母亲白氏让人从京城送来,有几贴是章皇后还在章府做姑娘时候写的,还有的是后来做了皇后写的字被人拓了下来的。
原本以为身为帝后,字体必是大开大合气象万千,没想到章皇后竟是一笔簪花小楷,前期也是起承转合风韵尤佳,越往后越是浑然无骨匀称舒适。
帝后的故事本是一段佳话,即便不在章府也能从市井中得知一二,何况在章皇后长大的章府,想知道的话详情就更多了。章皇后当年对婚事亲自点头,后来开书斋统书局,刻印邸报政闻天下,就连通水路兴海运都有她的身影,章蔓清是佩服的。
世间女子哪朝哪代不期盼一生一世一双人,章家又有不纳妾的家训,可章皇后大抵有了比这更大的志气抱负,将那男女之情放在了不那么重要的位置。而因着她这份气魄,成全了世人包括官家在内的欣赏佩服,成全了夫妻间最低限度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