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贺江轩都没有来,就在工作人员满腹牢骚何时才能结束这样的工作时,贺江轩来了,他背着球拍来到了体育馆,他看到了体育馆门口前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进去,而是有工作人员守在门口,有几个面熟的运动员依序排队。
体育馆门口的异常,让贺江轩不敢贸然前进,他在离体育馆门口不远的一棵大树下驻足观望。来体育馆运动不止一两天了,一直以来,都没有签名这个要求,今天怎么突然出现签名的做法?
二十多年来,自己无论到哪里,对于签名这样的做法,十分抗拒,能不签的就不签,能让人代签的,就让人代签。即便在家,就连写在草稿纸的字,都要让它燃为灰烬。这样的习惯早已刻入他全身的细胞里。
站在体育馆门口不远处一棵树下犹豫的贺江轩,引起了站在体育馆二楼一个人的注意。
就在贺江轩犹豫不决要不要中断今天进体育馆打球的想法,张馆长悠然自得地从馆里走出来,大老远朝贺江轩热情地招呼。“老贺呀,又来健身了?”
“张馆长,今天怎么弄这一出?”
“嗨,还不是上级要求。中央下文件,号召要全民运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政府为了响应号召,让体育馆做个调查,天水城人们对运动这个体育项目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对群众发动到位。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这个活动已经开展了几天了,你这几天都没有来运动?”
张馆长轻描淡写地抱怨虽没把贺江轩心中的疑虑全部打消,但多少让贺江轩放下戒备。
贺江轩淡淡一笑。“没办法,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重点关注人们的健康。”
张馆长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递给贺江轩。
贺江轩摆摆手。“我不抽。我已好几天没有来,时间不早了,我进去打会儿球,活动活动筋骨。”
“天水城的人都像你老贺那样,不需要做调查了。”
贺江轩来到体育馆门口,他拿起笔的时候,半天都不愿让他自己的名字落在纸上,这可是他破了二十多年的戒律,他把眼光看向工作人员。
“贺董,馆长交代了,不能代签,恕无能为力。”
苏明从张馆长的手里拿到贺江轩的亲笔签名,再一次来到了鉴定中心。经鉴定,二十多年前格光公司购买机器伪造发票上的签字,跟贺江轩在体育馆的签名,都是出于同一个人的笔迹。发票上的字跟贺江轩在体育馆留的亲笔签名大相径庭,乍一看,像是两个人写的,经过了工作人员反复的甄别,发票上的字虽潦草点,但跟贺江轩在体育馆留的签笔名的一笔一横一竖的劲度、方向都是一致的。
白纸黑字的鉴定结果,再一次印证了苏明推断。在查胡泽荣中毒案件的过程中,牵涉到二十多年的格光公司,也就是现在的鸣优公司,公司里那几个年龄大的高层人员早已被苏明登记在案册上,时刻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