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夫人念着二儿子受了长公主欺压多年,二儿子做驸马,为家里赚了几代人用不完的银子,所以也由着他四处寻欢作乐。
这件事是驸马回家对府里人讲,“你们都说灵国公多老实,家里一个小妾也没有。有多老实?他养了一个头牌在外室。”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胡大爷问二弟。
“本来我看好那个头牌,听人说是假清倌,早被人开用过,所以才没要。”
胡家人就这事说笑了一场,“老实人做起事来,更加不管不顾。”
“有了第一个,就有无数个。”
“你们等着看吧。”
胡老夫人悄悄把听来的话,全告诉了王氏知道。
王氏在送走胡老夫人后,她也上了马车,回府后,她派人往东宫递了见面的帖。
不一会,管家拿了回贴来,他笑着道:“太子妃说,‘母亲来东宫不用递贴,想来就来。’”
“那怎么行,礼节还得要。”王氏笑道。
她叫来扮二小姐的秀云,夸道:“今天你说得好,本夫人奖你一支金钗。”
“不用,夫人,这是奴应该做的事,维护二小姐的尊严。”
“好姑娘,以后给你寻个好人家嫁了,还你卖身契。”
“奴想以后跟着二小姐。”秀云道,“就像灵锦和佩香那样同大小姐一直不分开。”
王氏点头答应,“好,本夫人会让你们主仆三人以后团聚。”
秀云激动地跪下来磕头,“多谢夫人。”
秀云懂事勤苦,在扮二小姐的这些日子,她除了在外扮得像二小姐,在府里尽心的伺候夫人和小世子。
王氏笑着劝她,“你是小姐,别做这样的粗活。”
“奴是府里的丫鬟。”秀云恭敬地道,“奴从不敢忘了自己的身份。”
王氏笑道:“那你去照看世子,本夫人这里不差人。”
“是夫人。”
秀云看见小世子林官升每天辛苦学业,从早到晚很少放下手中的书。
世子吃饭时嘴里还在背着书,十分刻苦。
王氏担忧地道:“官升,你念书别这么急,你年纪还小,人家二三十岁科举的人多。”
“娘,那是别人。”林官升道,“儿子要想早点考进国子监。”
下人们感慨,“大少爷真用功。”
又担心,“大少爷的年纪这么小,又这么辛苦,会不会熬坏身子骨。”
秀云也是这样的想法,她每天去厨房给世子做点心、炖菜、炒肉。
她的厨艺在慢慢长进,林官升越来越喜欢吃秀云煮的饭菜。
“秀云姐做的菜好吃,点心也香甜。”官升夸着。
他每天会用三餐的正食,再吃两次的小吃,品类多有燕窝、小米粥、一碟小吃、鸡汤小面、羊肉炒粉等,每天换着样吃。
官升又会抽一个时辰,跟着太子给的侍卫练一场剑,他的身体越长越结实。
王氏将秀云的举动看在眼中,她很欣慰,府里的下人,除了被处死的间氏一家人外,都很忠心。
他们丞相府也是恩怨分明,对忠心的下人,都大方给俸禄,或者许他们孩子前程。
“你做两份工,应该多得月银。”王氏给秀云两份月银,还笑道,“你将世子的身子养好,给再多的银子也应得。”
“谢谢夫人。”
秀云双手接过月银,笑道:“这是奴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