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夸:“官升弟弟真了不起。”
三月的科举后,便是国子监的考试,能考进国子监的学子,会按考试的成绩分甲乙丙班。
进了甲班的学子,不止是费用全免,还会得到朝廷发的银两。
这是因为,能入甲班的学子,基本就能科举入仕。
王氏笑了一会,又道:“那两个小的被两位姨娘教得还不错,懂事又有礼貌。”
“就是瘫的那个没救,长得肥又贪吃,大夫让他少吃,否则会短命。他还大骂说是我要亏待他,想饿死他。胡家人很怕他哭闹,他要什么,就满足他。”王氏摇摇头。
“他一天吃个烧鸡,一根猪蹄。或者是一天吃半只烤羊。有时叫着要吃牛肉,还派人四处为他买,还亏得胡家富有,一月用在他身上也得上百两银子。”
牛是农用工具,养大一条牛很费粮草和时间。
律法有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杀牛贩卖,违法者轻挨板子,重者流放。
市场上,有卖马肉和驴肉,很少有卖牛肉,就是没有人敢随便杀牛。
只有在牛摔伤或者是老得不能耕田,报上衙门,衙差前去查看,证明了情况属实才能宰杀牛,否则得挨板子。
可见林二少爷闹着吃牛肉,是有多么的刁蛮。
林二少爷不是王氏生的孩子,是她仇人小王氏的儿子,王氏不害他,但也不会去管他。
盛夏道:“他不怕早死,愿意长得像猪,就随他吧。从小他的性格就随他娘,霸道又自以为是。”
林娴春笑了一下道,“他都这样了,想怎么样随他吧。”
她在心中暗想:前世,小王氏生的这小儿子,虽不成器,还能进禁军为侍卫。没想到这一世,成了这样子,恐怕是他前世做了坏事的报应。
“太子妃生了孩子要好好养身体,别落下月子病。”王氏轻声道。
“女儿听您的,娘。”
东宫里,太子妃母女三人在亲密交谈。
文嬷嬷守着皇太孙,见他动了几下,睁开眼,小嘴吧唧着,赶紧叫奶娘,“快来喂太孙吃奶,本官要抱他去前殿。”
“是,大人。”一位长相清秀的年轻女子,用盆里的热水洗了洗,她小心接过皇太孙抱在怀,喂他吃了奶,又为他换了尿布。
文嬷嬷接过太孙,笑道:“走,我们去见陛下。”
她抱着太孙轻声道:“您可了不起了,生下来就得陛下看重,一会别哭,乖点。”
文嬷嬷抱着太孙齐定恒坐上软轿,去往前殿。
早有宫人跑去前殿禀报,“文嬷嬷抱着皇太孙来了。”
“你们都下去。”皇上连议事也没了心情,挥手让几位官员走。
刑部、户部、兵部的尚书们对视着,从对方眼中皆看到了惊讶之色。
他们起身行礼,“臣等告退。”几人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丞相起身小声道:“老臣也想看一眼太孙。”
皇上皱着眉,勉强答应了,“好吧,你只看一眼。”
皇上这表情,就好似孙子像玉玺一样珍贵,舍不得给人多看一看。
“呃,是,陛下。”丞相愣了一下,恭敬应了。
太子在一侧低下头,强忍着不发出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