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
少司命已经恢复的差不多。
扶澈夫妻二人从皇宫当中走出,将两个孩子交给如今的皇帝和皇后。
一切都很正常。
宫门口,一辆车驾以及上百具装骑兵已经在待命。
二人缓缓登上车驾。
六匹白马拉的车驾在一众骑兵的护卫之下,顺着中央大街迅速向城外疾驰。
马车疾驰,引来周围无数人驻足观望以及窃窃私语。
“六匹白马,是陛下出行吗?”
“不是陛下,陛下出行的话排场可比这大多了,御林军,都要封锁中央大街的。”
“是赵王殿下。”
“赵王?”
“怎么可能,六匹白马拉车,这不是逾制吗?”
逾制,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大罪,而且这还是天子銮驾。
“什么逾制?人家赵王殿下可是先皇钦赐的可享用天子銮驾,这是先皇允许的,虽然说允许仅仅只是这么一说,但是如今的皇帝陛下极为宠信赵王,该用自然就用得。”
“赵王殿下如此荣宠,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是福是祸,全看如今的陛下怎么想了。”
……
骑兵护卫着马车一路向北疾驰。
目标是大秦和赵国交界的地方。
那边同样是匈奴经常袭扰的地界。
只是如今匈奴已经不复当年。
帝国连续两次动用百万规模级别的军士行动,先后歼灭匈奴军队接近四十万。
这等庞大的兵力损失,对于本就人口不多的匈奴来说,自然是极大的折损,起码十几年不敢再南下劫掠。
王离更是率领燕赵大军,将匈奴北逐数百里。
原本的一线,现在已经变成了后方,给帝国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安全区。
如今的匈奴已经不是帝国最大的边患。
边地可以更加放心的生产生活,而不用担心匈奴南下劫掠。
而这是曾经许多人一生的夙愿。
少司命在一旁已经睡熟。
这一路星夜兼程。
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一直在向北赶路。
扶澈不想浪费一丁点的时间。
“猎狼人……”
这个名字的出现,是在正剧中,而这个猎狼人根据原着当中的说法,正是以前的赵国大将李牧。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武安君。
也是赵国末年,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
多次挫败大秦对赵国的进攻,给大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当然李牧终究是棋差一着。
败给了战国第一名将郭开。
当年末代赵王下令处死李牧。
那么现在这个李牧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猎狼人,这个外号也不是中原百姓给取的,而是匈奴人给的。
足见匈奴人对此人的忌惮。
传闻在大秦和匈奴的交界地带,有一处胡杨林。
那里便是猎狼人生活的地方,猎狼人到底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只知道匈奴人很惧怕这个人。
曾经有上百匈奴人进入这胡杨林,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就连草原上最为嚣狂的野狼群,对于这片胡杨林都是敬而远之,远远的避开。
猎狼人的名号由此而来。
这是扶澈手下的人,从边地搜集而来的传说。
虽然只是传说,但可以肯定,那个猎狼人的确存在。
很可能是一绝世武林高手。
高手嘛。
扶澈自然是很感兴趣的。
对于任何一个习武之人来说,一个好的对手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更何况是扶澈这种站在世间武力巅峰的人呢。
当队伍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是从咸阳出发的第七日清晨。
扶澈从运功当中缓缓睁开眼,少司命尚且还在沉睡。
“大王,前方便是那处胡杨林了,可派遣斥候前往查探?”
侍从在外面对扶澈问道。
“不用了。”
扶澈给少司命弄好被子走出车驾。
外面清晨的空气很好,那一片胡杨林在清晨的阳光之下,显得很是壮美。
那是一片很大的胡杨林。
胡杨的排列也颇有讲究。
一般人自然是看不出来的,可扶澈深谙军阵之道,能看的出这一片胡杨林,像是军队排兵布阵的方式种植的。
这是军阵,而不像是林子。
“你们在这里等着。”
扶澈开口。
“等着?大王要只身前往?”
侍从一愣。
“不可吗?”
扶澈问道。
“非不可,只是大王……”
侍从说道:“还是属下带领几人跟随大王一同吧?”
“不用,你们在这里保护王后便是。”
扶澈自顾自的说着,随后向那胡杨林走去。
风吹动烟尘。
很快扶澈的身影就淹没在那烟尘之后。
扶澈的速度极快,很快便步入这胡杨林之中。
胡杨密布,多了几分诡秘。
外面根本看不清楚这其中的样子,而且内部小路错综复杂。
寻常人走入其中要不了多久便会迷路。
树林之间多有机关,稍有不慎触发机关,轻者重伤,重者直接身首异处。
扶澈动作虽快,可却不断躲避周围这些要人命的东西。
周围的一切都是按照九宫八卦在布置。
虽然玄妙,可对于扶澈来说倒也不是一件难事。
脚步缓缓向前。
逐渐深入这胡杨林之中,耳边响彻鸟儿欢叫,溪水潺潺。
越是向前,风景就越好。
谁能想到,在这茫茫黄沙戈壁之上,竟然还有这样美轮美奂的地方。
“以后什么事都结束了,倒是可以到这里来养老。”
扶澈由衷的嘟囔了一声。
而很快,前方道路尽头,水汽飘渺似乎是一座湖泊。
也就在这个时候,扶澈手中八服微微颤动。
“你也感觉到了?”
扶澈微微一笑。
他也感觉到了。
在他的周围一股隐藏在暗中的气势正在积蓄,这股气势的主人实力必然极强。
强大到,扶澈即便在鬼谷纵横的身上,也没有感觉到。
“是他妈?”
扶澈眉头微蹙:“猎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