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远淡淡一笑,说道:
“蔡少保误会了,下官在东京之时,就听人议论,说是蔡相的诸位公子中,当属蔡少保与蔡相长的最为相像。下官有幸得见少保,难免到多看两眼。”
顾思远的话音刚落,高俅便忍不住差点笑出声来,连忙咳嗽两声掩饰过去。
顾思远含沙射影的在说3蔡攸不孝顺众人皆知,但话里又抓不到什么把柄。
“你!”
蔡攸顿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关键时刻,还是童贯是个实在人,他连忙把顾思远引到一名宦官身前。
这位是大内胡公公,也是此次的监军。
胡公公三十多岁,长的倒是眉清目秀。
“咱家胡营,见过伯爷。”
顾思远也连忙回了一礼,
顾思远的风格就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若是耍横,老子可不惯着你。
童贯介绍完毕,便笑呵呵的回到了主座,顾思远则陪坐下首。
历史记载,平定方腊的主力部队是大宋西军,种师道都亲自出征了。
现在再看这阵容,明显就是来分一杯羹的。
果然,老狐狸童贯开口便是一通吹捧:
“安康伯只靠着区区三千禁军和临时招募的兵勇,就不费吹灰之力地扫平了方腊之乱,让我等数万禁军坐上璧观,实在是汗颜,后生可畏呀,官家定然龙颜大悦,好好的嘉奖于你。”
顾思远连忙说道:“此次平叛,下官只是狐假虎威而已,枢相亲领大军前来,犹如泰山压顶,方贼闻之,无不胆战心惊,而自相残杀,下官才有了机会。”
童贯捋了捋他那金贵的胡须,笑容如菊花般灿烂,心道:“还是你小子会说话。”
但口上却说道:“安康伯,妄自菲薄了。”
顾思远继续说道:“如今方贼已经彻底平定,其主要党羽的数量也基本肃清。就是捷报之事,还要劳烦枢相费心,早日上达天听,咱们也好早日班师回朝。”
顾思远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收复失地,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他顾思远竟然这么就让出去了。
“这……本官上奏?”
顾思远大方的连童贯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顾思远露出惊讶之色,说道:
“枢相贵为江南招讨使,是此次平定方贼之乱的主帅,理应由您上奏朝廷才是。”
童贯一听,心中舒坦之极,他捋着胡须,越看顾思远越顺眼,要不是顾思远生理结构不允许,真想收他做个干儿子。
“唔……安康伯这么说,那本官就却之不恭了。哦,对了,关于平定方贼之乱,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写条子交于本官。”
高俅不禁翻了一眼童贯,你这个老货真是不要点脸了,不过还算你有点良心,知道让我们写条子。
所谓写条子,无非就是向他推荐自己的亲信,能在这次平叛大功上分得一份羹。
顾思远见童贯应了下来,便又开口说道:
“枢相,官家很是挂念东南的战局,如若他老人家早一天知道就早一天开心,咱们也就早一天班师回朝。”
一直拉着个黑脸不说话的蔡攸突然开了口:
“方贼刚灭,其党羽的追剿和战后的重建事宜都需要展开,安康伯急着班师,未免太心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