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德五年,九月十二,大皇子沈承瑾薨世,年五。
追封为崇恒太子,帝辍朝三日,举国同哀,国丧三月。
承瑾的丧仪办的也是很隆重,满宫的嫔妃、皇嗣们都来悼念。
不管是不是出于真心, 所有人都在丧仪上掉了几滴眼泪。
前面的皇后和长公主哭得最是伤心,也是强忍着没有再次哭晕过去。
长公主一边哭,一边为承瑾烧着纸钱。
怎么也想不到,那么乖巧懂事儿的瑾儿,居然真的舍得离开这个世界,离开这么多爱他的人。
收到瑾儿受伤的消息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陪着瑾儿,有她在,孩子一定会没事儿呢。
可是造化弄人,她连瑾儿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皇后似乎是把这辈子的泪都已经流尽了,却再也换不回她的孩子。
记忆中,承瑾还是那么小,可一下子就长到五岁了,他也只有五岁了,再也长不大了。
“皇兄,皇兄……”艺安跪在后面,也是泪流不止,崇恒太子薨了,她就再也没有哥哥了。
虽说母后和母妃的关系不太好,但皇兄在尚书房一直很照顾她,一直鼓励她,还经常把长公主从宫外带来的好吃的分给她。
皇兄经常告诉她,在父皇面前要自称儿臣,可是她没有听,说父皇喜欢她自称安安。
皇兄无奈,说也就再由着她这几年,等长大了,就要自称儿臣了。
现在,皇兄走了,她是不是也该长大了,自称儿臣了?
她总是觉得自己还小,可仔细想想,她已经是父皇最大的孩子了。
而她的哥哥,还没有等到她会骑马和她比上一场呢,就已经离开了。
承瑾下葬那日,皇后承受不住,又晕倒在胤德帝怀中。
皇后迟迟不肯醒来,胤德帝和长公主一直在陪着,不管别人怎么说,谁也不肯去休息。
一直到夕阳落山,李福海过来禀报说暗一有急事儿求见,胤德帝才回了养心殿。
胤德帝刚一进殿,就看到暗一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李福海见势,屏退了在殿内伺候的奴才们。
胤德帝疲惫的挥了挥手,示意暗一可以开口回话了。
“主子,您可还记得琉光门?”
仅这一句话,就让胤德帝刚刚端起茶盏的手顿住了,琉光门这三个字他可是太清楚了。
那是当年他登基的最后一关。
眼看着已经是太子的沈煜宸已经拉拢了八成的朝臣,三皇子沈煜明不甘心就这么俯首称臣,于是暗中联络琉光门的门主,并许给了门主的妹妹皇后之位。
这一切筹划了三个多月,本来是天衣无缝的,就在沈煜明起兵造反的前一日晚上,被沈煜宸的人发现了,而发现这一切的人,正是此刻正在向他禀报此事的暗一。
沈煜明和琉光门的门主,一共准备了五万精兵,沈煜宸自然是有不小的胜算,直接和顾文康、周彬、暗一带着十万精兵杀进了琉光门,将人杀了个干净,最后直接用油和火,把琉光门烧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