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现在整改完的资料,大约有多少是合格的?”
“……”龙娅沉默了一会儿,回答数量的时候,少说了百十来本。
龙娅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卷对方,只是单纯地觉得虽说大家都是归属同一地市的子公司,但被拿来做比较才是最常发生的事情。
所以过早地暴露底牌并没有什么好处,毕竟轮到迎检的时候,若是普纳真的比其余几家准备的齐全很多,那么被赶鸭子上架的一定是普纳。
“亲,你们的手续缺不缺公章啊?”
“谁的?客户的吗?还是自己家的?”对于企业用户,凡是销售时签订的合同,都必须在签署页盖上双方公司的公章,合同才会生效。
“你们还有客户没盖上的吗?”龙娅语毕,对方狐疑地问出口。
确实,要是现在换成龙娅在俨田,估计也会问普纳一样的问题。
事实上,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争取试下“一次都不跑”的便民举措,麦契尼茨一直秉持着让工作人员主动带着合同上门,一边为客户提供服务,一边完成合同签订。
然而,除去普纳,麦契尼茨华北地区的任何一个子公司都完美的落实了公司的这项优质服务标准,而普纳依旧是让受理员拨打客户电话,找客户到大厅来签合同。
无疑是让客户至少跑动了一次,所以大部分客户都很抵触这一环节,配合度不高,自然也就没几本合格的合同。
“合同不是不检查吗?所以我们家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没特意检查。浪费时间,有那时间都能翻一本资料了。”
龙娅本想告诉对方,自家确实拿不出什么符合标准的合同,但转念一想,将自己家的短板暴露给对方,是个鲁莽的行为,于是便避重就轻地绕过了对方的提问。
“那倒是,可是不是早晚都会检查吗?毕竟合同现在都有专责统一管理了,万一……”
“没有万一,可不能有万一。” 龙娅的语气听上去就像是在开玩笑,实际上只是想尽快终止这种企图套对家信息的心机聊天。
虽说麦契尼茨的晋升标准严格秉持着“三五八”原则,但是谁都不能赌检查组中到底有没有对家的前职工。
所以若是提早暴露了自家的短板,无疑是把放大镜往检查组手里递。
“唉……”电话另一边传来对方的一声长叹。
龙娅并没有给予询问,反而是对方开口补充道,“我家可怎么办呐,啥啥都不合格,不是缺这个就少那个,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龙娅心想:来这套?怎么?是打算默默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那你们家可得加把劲了,毕竟不一定什么时候检查组就出发了,万一真到你们家,要是被查出来问题太多了,你们家年终就成问题了。”
“……”
“咱两家一起加油!”
龙娅内心:卷我?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