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家里营养好,几个孩子长的都很高。
平平和安安十二岁了,身高过了一米六了,就连快快和慢慢才九岁,身高也将近一米四了。
长相来看,安安长的比较英气,比较像舅舅林军,肤色像她爸爸,比较白。平平基本上就是卢书睿的翻版,几乎一模一样。
快快就看不出来了,长相结合了爸爸和妈妈的优点,是四个孩子中长的最好的,就是皮肤随了妈妈,没那么白净,有点黑。慢慢长得很像妈妈,不是那么明艳的美,有点内敛,像是古代的大家闺秀。
于茵觉得自己孩子长的都不错,不缺鼻子不少眼睛的,最主要的是身体健康,性格没有缺陷,这就是天大的福分了,要求太多就过了。
十一国庆节,安安他们学校组织了活动,四个孩子都有表演,可惜,不让家长参观,于茵没能看到,还挺遗憾的。
还好,孩子表演的时候,学校给拍了照片,自己交钱,学校给每个孩子都翻洗了一张。安安表演的跆拳道,穿着亮眼的练功服,英姿飒爽。
平平是小提琴独奏,还穿了燕尾服,很帅气。
慢慢弹古筝,快快给她伴舞了,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
幸好当时找人把三楼的乐器都修好了,几个孩子感兴趣,都学了学,算不上多精通,业余水平。可是,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尤其在这个时代,安安几个算是优秀的了。
现在条件都不太好,家里能给孩子学乐器的太少了,不是没有,哪个时代都有条件特别好的,家里注重培养的,只是比例占的比较少。
几十年以后,一个班里,会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学过特长,卷的厉害。
于茵把孩子的照片放在影集里,留作纪念。
她总共买了四本影集,一个孩子一本。从出生开始,于茵每年最少给孩子照一张单人照,和兄妹的合照,后来就是四个孩子的合照和全家福照片。
每张照片,于茵都会在后面标上日期,偶尔也写一两句话。
每每看着孩子的照片,于茵欣慰之余就有点遗憾,过了两辈子,她几乎都没有儿时的照片,单独的。偶尔那么一两张合影,她都是被挤在最后面的,几乎被挡了半张脸。
于茵唯一的一张清晰的照片,是小哥攒了很久的零用钱,带她去照的一张合照,她和小哥并排站着,傻乎乎的对着镜头笑,那时候她们七八岁,小哥的钱只够照一张,都没有加洗,一直被于茵好好的保存着。
于茵把影集放起来,难道是年龄大了,怎么总是想起以前的事。
“妈妈,看,我收到一封信,信封还是粉红色的,很漂亮。哥哥也收到了,他的比我的多,好几封呢!”
安安一回家,就掏出一封粉红色的信封,递给她妈,这是第一次看见粉红色的信封,以前都是白色或是和牛皮纸一个颜色的,黄了吧唧的,不好看。
“呦,颜色是挺好看的。”
“是吧,我也觉得好看,我哥的那个还有香味呢,就是味道有点浓,像是花露水喷多了,有点刺鼻子。”
安安嘚啵嘚啵的说个没完,平平都开始扶脑袋了。他看过那几封信了,都是女孩子写的,夸他长的好看,尤其是拉小提琴的样子最好看,能不能和他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