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桥觉得于茵的思想要比现在大多数人来的超前。
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快速追上国际的脚步,即使意识到环境的问题,也顾不上了。但是于茵作为一个买卖人,可以把环境污染的问题考虑进去,令姜桥佩服。这可是要损害一部分利益的,不是小钱。
“这个设计图我给你们出了,明天下午我有时间,要去现场看一下,之后才能着手准备。于茵你的一些想法现阶段可能不能实现,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感谢姜叔叔,我这颗心终于落地了。还有一件事想要麻烦姜叔叔,就是建筑团队的人选,可以帮我们推荐一下吗?这么大的工程,我怕没有专业的队伍建不起来。”
虽然这些年于茵他们的很多活都是黄强他们来做的,但是这次不一样,要按照图纸建造工厂,这不是黄强他们非专业团队可以完成的,只图纸这一项,他们就不一定能看得懂。
“这没问题,我们和很多国企建筑队都有联系,到时候我给你推荐一家,也是经常和我们合作的,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要感谢的话太多,不知道从哪说起了。姜叔叔,谢谢你,谢谢你包容我提出的一些无知的或不太合理的要求,谢谢你!”
于茵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她提出的很多要求都是后世经典案例,是经过几十年失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成功案例。
她很感谢姜叔叔没有对他的要求嗤之以鼻,或是觉得她异想天开,而是认真的帮着想办法,帮着解决。这个时代,还是很少见的,可能因为姜叔叔留过洋,思想比较超前。
“不用客气,从私人情面来讲,我和你公公是几十年的朋友了,从公事方面来讲,你提出的要求,如果完成了,将会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的典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挑战,难得的机会,我们是彼此成全。”
姜桥谢绝了于茵他们提出的吃饭的邀请,他时间比较紧迫,还要再研究研究图纸的构思。卢父说下次再聚,带着于茵他们走出了建筑设计院。
“爸,中午了,我们在附近找一家饭店,吃完了再回去吧。”
“那也行,我正好有一点饿了,吃完了回去下午还能睡一觉。”
于茵她们三人进了一家私人开的饭馆,点了几个家常菜,味道还不错。现在很多私人饭馆出现了,国营饭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毕竟,花钱吃饭,谁也不想找气受不是。
很多国营企业慢慢走向衰败,究其原因有很多。
大伙儿的大集体精神,拿着铁饭碗儿,不会考虑太多,干多干少都拿着同样的工资,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人很容易就惫懒了,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终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远远抛弃。
于茵三人吃完饭各奔东西,卢父回家了,钟良要去厂房那儿检查一下,于茵要去找卢书棋问一下火腿肠灌装机的事情。
卢书睿要考博,要参加学校内招考试,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再会读书的人,也是凡人,没有三头六臂,事情也需要一件一件的去做,于茵不想他分心。
“嫂子,你怎么来了?”
“找你咨询一点事,方便出来一会吗?”
办公室人多嘴杂的,于茵不想事情还没干成呢,弄的沸沸扬扬的。
“行,嫂子,你等我一下,我和同事说一声,咱们去前面的茶馆坐一下。”
卢书棋和同事打好招呼,和于茵一起去了单位附近的一个茶楼,要了一个包间。
“嫂子,你来是想问一下火腿肠灌装机的事情吧?我哥之前和我说过了,我也侧面打听了一下,机器是日本的,价格也不太便宜,国内目前还没有购买这款机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