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桂枝和唐凯的成亲礼很是热闹。
一大早,桂枝就在一众女眷的簇拥下去了秦家茶楼。
茶楼今天不对外营业,秦管事刚好又做了个顺水人情,让唐凯来这里接亲。
秦管事又给张罗了迎亲队伍、乐班和一应婚事的琐事,只为让他们今天圆圆满满。
吉时到,当唐凯坐在高头大马上,带着新娘子的车队招摇过市时,街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议论。
“这是谁啊?竟然让东街的秦家茶楼歇业一天。”
“估计大有来头。”
“就是,这秦家在开州市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世家。”
……
宅院那边,船家的两个女儿和一帮孩子一起,在门口焦急地等着。
厨房有人帮忙,她们也就能得空出来看热闹。
船家的大女儿,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成亲的规矩和礼仪,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这和她娘说的,做人小妾,只需到了晚上,一顶轿子送过去,简直是天壤之别。
她还听柱子他们说,这只是租的房子,所以弄得简单些。
若是世家大族成亲礼,那怕是要更繁琐、更隆重。
体面、周全,才是女子出阁时该有的规格,绝不是娘说的那般敷衍。
再回想起那日在船上,唐心月对她说过的那些话,越发觉得句句饱含着对她无私的关怀。
“姐,你咋哭了?”妹妹在一旁,见她泪流满面,吓了一跳。
“哦,是吗?”船家的大女儿都没发现自己哭了,连忙用衣袖擦了擦脸,“看见这么热闹,我高兴。”
“姐,以后你出阁,比这还热闹。”妹妹动容地说道。
“好,借你吉言。”姐姐亲昵地刮了一下妹妹的鼻子。
她们又和柱子他们玩闹一阵后,终于听到了远远传来的奏乐及礼炮声。
这一天,船家的大女儿,都在深深地震撼在成亲仪式的隆敬里。
她还在五、六岁时,参加过亲人的成亲礼,那时只觉得好玩而已。
如今,在亲身经历一次劫难后,再看这隆重的仪式,既不觉得热闹,也不嫌繁琐,而是从中瞧出了庄严和肃穆。
一天下来,见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让船家的大女儿,心中那本就坚定的信念更加牢固。
同时,在心底对唐心月升腾起无限的感激。
那边,谷氏满心欢喜,目送着从小陪自己一长的桂枝,和唐凯一起进入洞房。
这些年,她亏欠桂枝,如今总算有了一点弥补。
宁远侯府不复存在,女儿女婿孝顺体贴,桂枝和唐凯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已走出困住自己的泥潭,拥有了全新的生活。
接下来,最期盼的是,唯有到西北后能与爹娘团聚。
齐家这边,梅氏婆媳五人,全然地接受了木偶人的带来的希望,这一天里,借着成亲礼的喜庆,她们的心情特别地好。
不知情的齐政宁、高氏、齐鹤鸣他们,见谷氏他们的心情好,也格外的开心。
至于齐岚、齐梦芝、沈秋月、陈睿以东一他们,都是孩子心性,看热闹的同时,也似乎都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份期待。
特别是东一和北一,与众人不一样,眼底更多了热切。
在死士营,只有冷漠、挨打。除了身体痛苦的哀嚎声,实在难听到其他声音。
而自从离开死士营,跟着七嫂走后,除了那次悲壮的文县营救,所到之处皆是欢声笑语。
面对心爱之人频频投过来的盈盈眸光,瞧着这成亲礼上的仪式,他们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礼遇。
东一和北一,两人似都知彼此的心思,互相鼓励地对视一眼。
邱、贺、毛三家,合着给桂枝送了一只金簪。
桂枝收到这份贺礼,很是惊喜,毕竟,她跟这三家并无交情,知道他们不过是看唐心月的面子罢了。
对于他们送的这支金簪,唐心月也出言感谢。
他们并不宽裕,能做到如此,也实属难得。
三家主母得了唐心月的肯定,又知道齐家送的也是金饰后,都很为自己的明智之举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