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多年走南闯北,还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风景如画的村庄。
本就对齐家人佩服不已的他们,不得不再一次折服于他们的睿智。
王松心里更清楚,这一切都应该和唐心月有关。
他总觉得,正是因为有唐心月,被抄了家的齐家,气运才会如此好。
望着眼前的一排排木屋,他内心甚至有了一种冲动,要到这里来定居。
“这地方真好,头儿,我都想来这里住了。”有官差凑到王松面前,感叹道。
“头儿,我也是,混到现在,我还没有一片瓦,他们流放至此,一家一间宅院哩。”
“是啊,头儿,听说齐家希望这里住的人越多越好呢。”
……
那四家都已经过了木桥,走到了村里,留他们一群官差在这里无限遐想。
王松听着兄弟们的话,心里何尝不想如此。
“走,跟上。”
可有些事情,可不能想得那么简单。
即使他们想来,那也得等得先京城复命,再卸下官职,如此方可来此。
当然,这事还得先跟齐家说好。
王松心里有了盘算,“你们可以在军哥那里报名,看哪些人想过来。”
“哎,好嘞。”一些人兴奋地答道。
这里虽远离京城,没那么繁华,可谁不知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人知。
他们若是在此安家落户,保不齐有一天,他们也跟着富贵了。
“军哥,算我一个。”
“军哥,我也来。”
……
许多官差,在看见上古村的第一眼,就愿意留在这里。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一路目睹齐家的发达,以及跟着齐家的另外三家从苦哈哈到乐呵呵的过程。
片刻,除了那些确实不能离开老家的一些人,已有二十人向邹小军报上大名,愿意定居上古村。
“这事你们千万不能急,回头我和齐家人商议好了,再定。”王松瞧着众人的迫不及待,只得出言提醒。
他瞧着这二十人,全是家境不怎么好的,家里更没有闲钱给他们盖房娶妻。
这会儿他们知道了上古村人,只要满十四岁以上的男子,都是一人一间宅院,自是红了眼。
他们做官差本就是辛苦活,累死累活一辈子,在京城都不一定能建一间屋。
可只要愿意来这里,一切就完全不一样。
王松也思虑着,回去说服一家老小来这里。
虽然不知道,这上古村以后的情形会怎么样,但此时的他,就是愿意千里迢迢、拖家带口地来这里。
眼见着前面的人都在往各远了,王松赶紧招手,让大家都跟上。
村里,大家都按着昨天分配的,往自己的宅院搬东西。
“月儿,风儿,你们的宅院门口,怎么有这么大块石头啊?”谷氏一眼瞧见,一块大石头立于他们的宅院大门口的右边,皱眉问道。
“娘,这块石头摆这里挺好,出来时可以坐一坐。”唐心月不在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