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同居后,康爸康妈是最累最辛苦的人,却也是最开心的人,累并快乐吧。
他们两个人既要轮流去省城照顾二闺女,又要照顾四个老人的衣食起居,康爸还要兼顾面条厂的生意,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
康知意想到这一点,更加愧疚,也更加坚定要尽快搞事业,多挣着钱,让老爸早日不用为钱发愁,还可以请保姆或护理师减轻老妈的负担。
回到房子上来。
康知意在二楼从北头走到南头,每一个房子都打开看了看,回想曾经在里面有过的美好时光。
她不在的这四年,除了家具变得老旧了些之外,没什么变化。
爸妈的房间明亮朴素,姐姐的简单温馨,两个弟弟的干净整洁,呃,这是因为小弟不在,否则他的床铺不可能这么整洁。
小弟康知远随性潇洒、自由跳脱,不喜欢受拘束,与他相比,比他大几分钟的康知扬相对稳重沉默、勤快爱干净。
两个男孩一起长大,由于性格差异大,干架那是家常便饭,但倒很少吵架,因为康知扬不想浪费时间跟无赖小弟讲道理,也讲不通。
在南头的阳台上看到一把竹编躺椅,看着挺新的,应该是去年爸爸生日,姐姐买给他的,爸爸当时跟他絮叨过。
他虽然嘴里说着姐姐浪费钱,可从他雀跃的语气,可以感觉出来他十分高兴。
她走过去,反向跪坐在躺椅上,面向靠背,低头看向窗外,后院的情况尽收眼底。
后院原本是村里四户人家的自留地,一家一分多地,共半亩左右。
康知意的爸妈在这儿建了房子后,原来的主人不方便进出了,就一直闲置着,后来几家一商量,就低价转给了他们,成了他们家的后院。
她记得小时候后面总是种满各种应季蔬菜,还在东南角搭了一个鸡圈,里面养了很多鸡鸭,光下的蛋都够一家子吃的。
但现在,可能因为爸妈顾不上照应,鸡鸭没有了,也没有种什么菜,一半种了玉米,一半是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