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本身性格有些缺陷,为人比较残暴缺少一些谋略,但是当时的门阀教育使得李元吉倒是有能征善战的本领。]
[因为军功,李元吉也成为了当时军方的二号人物,同时李元吉也开始卷入了夺嫡之争!]
平平无奇唐高祖:这兄弟三人,就不能兄友弟恭吗?
最爱加班:皇位面前哪有什么兄友弟恭!
赤帝之子:权力往往会让人迷失本心。
[一直以来许多人将李元吉归类为李建成派系,但是李元吉一直以来都是属于李建成的盟友。]
[在旧唐书有记载,当时的唐高祖太和宫避暑,李元吉就找到了李建成,说趁这个时候带精兵杀了李世民,甚至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毒杀李世民,但是直接被李建成给拒绝了。]
[从这一段话可以完全分析出李元吉其实也有夺嫡之意,若是当时的李建成听从了李元吉的建议趁着这个时候带兵杀了李世民,那么作为皇帝的李渊应该怎么处理李建成,而若李建成被李世民反杀,那么李渊又怎么处理李世民!]
[而当时拥有继承权的嫡子也就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个计划如果是成功的话李建成和李世民必有一人死亡,而另外有一人则会因为杀兄弟的原因难以服众,而作为嫡子的李元吉则有机会夺去皇位。]
[而李世民选择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害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这个原因,毕竟只有李元吉和李建成都死了,李世民才是真正唯一的继承人。]
[同时旧唐书也记载过:护军薛宝曾经给齐王上了一道符,上面写着:元吉合成唐字,李元吉知道以后非常高兴,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淡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表面上面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储君之位其实是三方争夺储君之位,只不过李元吉选择了和李建成结盟,这也足以证明当时的李世民的威胁要远远的高于李建成。]
[即便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得到了李渊的支持之下,李世民也依旧是拥有着绝对的争夺皇位的实力。]
[历史上记载,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时,当时的所有的武将都采用作壁上观的态度,显然默认了李世民的行动。]
[甚至当时玄武门发动了很久,作为当时的皇帝的李渊都不知道玄武门之变的发动情况,直到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来到李渊面前,李渊才发觉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由此可见李世民当时在军队的地位已经完完全全的超越了皇帝和太子,甚至可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嫡位的争夺本身就是李世民和李渊的较量。]
[而这一次双方的争夺最终以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李世民掌管了天下最终结束。]
[而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死在了李世民的手上,事情的结果也证明了在某些方面李建成不如李世民,就比如说对于军队的掌控,又或者是对于政治局势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