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曹操的实力也开始进行疯狂的囤田,通过屯田来获得足够多的军粮来用于战争之中,而作为镇守当时后方的夏侯惇,最终还有了一个屯田将军的美号。
而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虽然说击败了袁绍的进攻,但是曹操能够顺利的统一河北,主要还是要感谢袁绍死的过早。
其实当时河北的实力还摆在那里,曹操想要统一河北还是有一点难度,但是袁绍死的太早了,导致袁绍的两个儿子开始因为家产而争论不休。
而曹操也是因为这种缘故,通过离间反间计挑拨两人的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的方式,最终慢慢的蚕食了河北之地。
而后续的曹操和刘备在汉中作战,即使当时的刘备在整个战争方面的优势还是要比曹操厉害一些。
首先刘备的内部基本上已经完全的统一了战线,同时刘备也完全的吸纳了当时刘璋所遗留下来的所有遗产。
要知道当时的刘璋占据了巴蜀之地将近差不多20多年,而在这20多年的时间之内战争出现的频率并不多,这也使得当时的刘备能够获得非常多的钱粮去支持战争。
同时许多的巴蜀的本土势力的武将,也希望能够借助着这一次的战争获得战功,从而在整个刘备阵营之中站稳脚跟。
就比如说当时跟随在张飞身旁的雷铜和吴兰两人,两人都是当时巴蜀地区的将领,最终因为战争而战死沙场。
反观曹魏阵营这边,虽然说占据了整个北方之地,但是曹操在这占据北方之地的这几年可谓是一直在打仗。
在打完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又和孙权在濡须口爆发战争,后来又和当时的马超等西凉的割据势力进行了战争。
在解决了马超之后,后来又开始和张鲁发生了战争,在攻下了汉中之地之后,当时的孙权又爆发了合肥战争。
这些年曹操的阵营之中基本上是爆发了非常多的大型战争,这对于曹操阵营之中的消耗是非常巨大,同时曹操内部也出现了世家大族的对立。
甚至曹操和当时的颖川世家大族还爆发了非常大的矛盾,甚至在赤壁之战之后,许昌和邺城等地都发生过非常多的叛乱。
可以说当时的刘备和曹操作战,基本上是无法真正的进行持久战的对峙,毕竟若是在采用持久战对峙的话,最终面对的也只有失败一条路。
可以说战争虽然说是军事的较量,但本质上还是整个国力和内部的较量。
所以在华夏有一句非常出名的古话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将内部完全的稳定下来,在接下来的发展之中,才能够稳固的对外发动战争,从而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