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东汉时期,大将军的职务基本上是权臣的象征。
但是在文官职务上面,其实最具有代表性的职务是大司徒。
大司徒这个职务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主要的职务是用来主管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
按照周礼的解释,就是以土地之平均变五物九等,治天下地征,以做民执,以令地贡。
而在当时的汉哀帝时期,当时的相国丞相的名称都属于当时的秦朝的官职,而在汉哀帝元寿二年更名为大司徒。
其实大司徒的职位已经差不多类似于丞相。
只不过,随着东汉建立之后,在建武27年将其中的大字去掉。
而建武年就是当时的汉光武帝的年号。
而后来的大司徒的整个发展逐步的改为民部尚书,而后来唐朝时期,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将民部改为户部。
在整个东汉时期,最为知名的司徒则是当时的司徒王允。
其依靠着当时的离间计离间了,当时的吕布和董卓,最终吕布杀害了董卓,只不过其对于当时的权力还有着一些掌控欲。
当时的董卓的旧不其实愿意投降给朝廷,但是司徒王允为了掌控当时的权力于是选择拒绝这些人投降。
最终这些人之中出了一个乱天下的贾诩,依靠着对于当时众人的蛊惑,最终让这些旧部率领军队攻破了长安。
而整个东汉时期唯一称作大司徒的也就只有一人而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邓禹。
[虽然说邓禹是当时的云台28将之首,但是这个云台28将之首有一些相对的水分。]
[毕竟这位仁兄在带兵打仗的水平,说实话并不是特别的厉害!]
[邓禹年纪轻轻就在长安求学,而当时的刘秀也在长安求学,于是刘秀便和邓禹有了深度的交往,后来当时的众多起义军起义之后,邓禹便骑着马渡过黄河前去投靠在河北平叛的刘秀!]
[而当时的邓禹为刘秀提供了最具全面的战略考虑,邓禹为当时的刘秀来讲解了整个天下的大事,当时的根始帝定都关西,但当时的山东之地还没有安定,山东之地拥有着许多的乱军!]
[邓禹建议当时的刘秀先占据黄河以北的地盘,然后招揽四方的英雄,再缓缓的图之天下。]
[当然,这个策略可以说是后来刘秀统一天下的,主要的策略当然后续的历史发展之中,汉末时期的诸侯袁绍也想要借助着这样的策略来平定天下!]
[袁绍的战略其实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可以说是完全借鉴了当时刘秀的策略,只不过袁绍的整体的战术布置有着非常大的问题,再加上官渡之战结束后去世,使得自己手下的继承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