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荀攸,更像一个十足的愤青,心怀正义,一心一意只想着为国除奸,为民除害!
如果不是杨凡把他弄到了河东,荀攸甚至还想行刺董卓。
历史上,荀攸也的确这么做了,只不过行刺未遂,被关进了大牢。
贾诩站起身来,走到沙盘前,伸手一指,“现在盟军三面合围,袁绍王匡屯兵河内,威胁洛阳的北线门户孟津;酸枣众诸侯在洛阳东侧虎牢关大军压境,袁术的兵力在南侧逼进洛阳,董卓眼下只有一条退路,那就是往西退回关中,我们之所以没有出兵函谷关,就是给董卓留了一丝希望,让他自以为即便打不过盟军,也可以从容的往西退兵,回到关中。”
荀攸急忙说道:“难道我们要放过董卓吗?”
贾诩捻髯一笑,脸上流露出令人看不透的诡秘表情,“兵者!诡道也!有的时候退就是进,有的时候进就是退,别看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而这恰恰帮了袁绍他们大忙。正因为我们没有出兵函谷关,董卓才心存幻想,才不会与盟军死战,如果这样关东诸侯都打不赢,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正如攻城的时候,围三面,留一面,给敌人逃生的机会,而实际上我们早已设下了伏兵,等着敌人进入我们的伏击圈。”
荀攸恍然醒悟,“这么说,文和已有妙算,何妨说出来让我解惑。”
贾诩道“这有何难?如果董卓要退回关中,我们就把潼关暂时让出来,以安其心,等董卓的兵马通过一半,潼关我们再夺过来。”
荀攸担心的说:“潼关易守难攻,一旦让出去,再想夺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杨凡笑了:“放心吧,我已命徐晃在潼关修筑地道和藏兵的墙洞,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另外,潼关附近的风陵渡,也有我们的伏兵,董卓绝料想不到我们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潼关紧靠黄河,渡口两侧都有黄巾兵的伏兵,再加上潼关里面的地道和藏兵洞,即便暂时让出潼关,杨凡也有信心失而复得。
………………
见杨凡一直按兵不动,袁绍等人嗤鼻一笑,都认为杨凡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可是盟军自己的表现,也让天下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
明明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可各路诸侯全都踟蹰不前,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谁也不愿意打头阵,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
上上下下,只知道置酒清谈,如何出兵?如何攻打?说了一遍又一遍,却没有任何实际上的行动。
曹操痛心疾首,忍不住当众痛斥众人:“今举义兵以诛暴乱,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理应乘势进兵,诸君为何犹疑不前?董卓恶行滔天,人神共愤,此天亡其时也,我等当齐心合力,一战可定天下,机不可失啊!”
曹操把话说透了,劝了一遍又一遍,总算把这些诸侯们说动了。
十八路诸侯兵马不下四十多万,从酸枣浩浩荡荡,杀奔虎牢关。
董卓得到消息后,马上点兵派将,前去抵挡。
不过在出兵之前,董卓命三千铁甲军包围了袁隗的府邸,将袁家几百口人一个不留,全部斩尽杀绝。
袁绍听闻噩耗之后,气火攻心,当场吐血,发誓要报仇雪恨,用董卓的首级来祭奠死去的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