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防前脚刚走,杨凡便把洛阳堂的堂主秦风叫到自己身边,对他叮嘱道:“选几个机灵的教众,就说司马防身体不适,要回故乡养老,不过临走之前特意来见我,向我举荐了他的长子,并极力保证日后其他几个儿子也会来我身边效力。”
秦风道:“放心吧,教主!用不了两天,这个消息我保证会迅速传遍河南河内两地。”
“去吧!”杨凡摆了摆手,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士人掌握着清议的力量,别人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单单曹操杀了一个边让,就一辈子都无法洗刷干净,可见舆论的作用绝不可忽视。
但杨凡现在也掌握着另一种舆论,他的教众遍布各地,人数已经暴增到了二十多万,百姓交口传递的消息,效果未必会输给士人的清议。
常言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大家都认为司马防在向杨凡主动靠拢,司马防就很难解释的清楚。
站稳洛阳之后,杨凡的目标迅速转向了南阳,连日来,南阳那边的教众不断的往洛阳传递消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往来的商旅前往洛阳,这里面自然混杂了不少太平道的教众。
消息汇总之后,大体情况有三点,第一,袁术的日子很不好过。
樊城岌岌可危,袁术很难守得住,据说袁术已经动了离开南阳的心思;
第二,董卓的日子也不好过,即使他手里握有天子,也没有多大用处。
关东诸侯不把他放在眼里,那些世家大族见董卓大势已去,也不敢轻易把赌注压在董卓的身上,董卓这一年多的时间,一再降低身份,向那些有名望的士人抛出橄榄枝,却无人理睬。
第三,刘表靠着蔡冒和蒯越的支持,已经渐渐在荆州站稳了脚跟,据说最近打算迎娶蔡冒的姐姐,跟蔡家联姻。
杨凡跟贾诩、荀攸商议了一下,他们都一致赞成对南阳尽快进兵,而且主张兵分两路,双管齐下。
杨凡果断下令让徐晃速速回关中,统兵三万逼近武关,而自己则亲统大军十万,从洛阳一路南下,走宛洛大道挺进南阳。
黑山军收降了十万人,经过一番精兵裁撤,还剩下五万人,此番杨凡出兵,就有一半是黑山军。
起兵之前,法正单独来见杨凡,“主公!出兵之前,主公最好布告天下,给关东诸侯打个招呼,邀请他们一起出兵。”
杨凡听后,不屑的笑了,“孝直!你不是在跟我说笑吧,袁绍现在正忙着跟公孙瓒争夺冀州,曹操忙着对付兖州的黄巾、袁术则是自顾不暇……即便我发出邀请,他们也不会前来响应。”
法正笑了,“讨伐董卓,营救天子,乃是大义所在,是当今天下最最重要的事情,别看董卓没落了,可他的罪行依然罄竹难书,就凭他欺凌天子,祸乱社稷,就没理由放过他。如果关东诸侯不来参加会盟,那么讨贼救驾的盖世奇功,自然而然由主公一人独享,在世人眼中,必然会更加轻看袁绍等人,认为他们只顾私利,只忙着争抢地盘,根本没把天子放在眼里。”
顿了一下,法正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的笑意,“即便他们来了,也抢不走主公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