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周兴然的人最多,不停的在他两个耳朵旁吵吵。
喜静的人无法适应,可能会被吵得头疼。
要知道,每个技术员都有一副好嗓子,他们都是能在车间机器轰隆工作时流畅和工人对话的人。
周兴然干这一行这么多年了,每次进研究室都是这种氛围。
而且一厂的研究室里都是一厂自己人,彼此熟悉、气氛更热烈,热烈到恨不得打起来。
所以周兴然不但适应良好,还能从各种争吵声中准确地识别信息,为他们答疑解惑。
一直跟在众人后面摸鱼的那几个外国人的吐槽也被周兴然听到了。
声音虽然小,还用的是英语,周兴然依然听得一清二楚:“中国车间那些工人直接拿着问题来问我,我还以为是他们没有文化、不懂规矩,还和他们大吵了一架。”
“那些工人现在见了我都还在生气。”
“没想到中国的领导也这么直接,天呢!我真的无法理解!”
周兴然不需要回头,就知道这大概又是一位高高在上合资车企的外国工程师。
对这种放下碗就骂娘的人,周兴然根本不屑一顾,连当场质问都嫌浪费时间。
周兴然只是让展会上的争吵声更激烈了一些,仿佛一万只只鸭子在嘎嘎叫。
拉过来吴荣全和孙立明,让他们去找后面那几人聊天,拖住他们,最好让那几人和众人保持一段距离。
不情愿这种情绪是双向的。
她对我们不愿意,我们对他们难道心平气和了吗?
这些知识也不是白来的,都是他自己辛苦掌握的,他害怕被白眼狼听去呢。
已经逛完展会的众人面对着冠军3号发表完感慨,又开始讨论起午饭吃什么。
汪正华的秘书站出来:“今天是沪上汽车展的第一天,能承办这样一个盛大的展会,是我们的荣幸,也多谢各位的信任与厚爱。”
“之前已经跟各位都说过了,展会期间,吃饭问题由我们承担。”
“饭店都已经预定好了,接各位的车辆应该也都等在外面了,一会我们直接坐车去饭店就行。”
秘书说完,众人积极捧场,不过捧得是汪正华和孟富有。
“东道主安排的实在,正好饿了。”
“不知道一会儿吃什么,我感觉我现在能吃下两斤肉,体力和脑力都耗尽了。”
“咱们走?”
“急什么,不是还有一辆车吗?不能半途而废,一口气看完吧。”
这个人的话让众人反应过来,将视线都集中在冠军3号旁边的y1上。
有人看了看名牌:“平城中都汽车制造厂,怪不得和一厂的车放在一起,都是平城的。”
“中都厂?我之前咋没听说过。”
“我也没听说过。”
几乎所有人都摇头表示自己没听说过这家汽车厂,但也有几个人眼神闪烁,不自觉地将视线定在周兴然身上。
中都厂的厂长是周兴然这件事,平城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了,平城以外知道这件事的人还在少数。
不少人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因为随着万元户一个接一个的涌现,人们已经意识到干个体是多么的挣钱。
他们这群人中有不少让家里人开超市、开铺子,或者自己私下里承包一个小厂,交给家里人干。
周兴然又开了一家厂子不是稀奇事,即使他新开的是一家汽车厂。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件正常事,汽车行业是周兴然干惯了的。
光靠着一厂喝汤那喝的也是肉汤。
而且周兴然新开的汽车厂一直没什么消息传出来,也没听说过研究出来新车。
他们想当然的就以为周兴然开新厂是为了多从一厂里面薅点羊毛。
孟富有就是那个不在平城,却知道中都厂确切消息的人。
包括中都厂提交过出口申请表。
孟富有还是在一次会议上偶然知道的,现在想来,可能是有人故意向他透露了这个消息。
目的自然是看不惯他们两家,想让他们两家撕打起来,好从中获利。
现在国内汽车行业格局是一南一北平沪相望。
一厂是强势的龙头,沪上汽车厂是灵活的龙尾,其余汽车厂组成一节节龙骨。
一厂是沪上汽车厂的对手,而且是强大的对手,孟富有当然看不惯周兴然,想让他出丑。
但这种东西方都有人的盛大汽车展会,不能闹得太难看,不然丢了可不是周兴然或者一厂的面子。
在理智和感性拉扯之间,孟富有犹豫了几天,还是给没有资格的中都厂发了邀请函。
孟富有想的是,一厂就在国内,要参加汽车展,肯定是车先到,周兴然后到。
他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好好看看中都厂的汽车。
如果车子质量极差,他就不把y1放进展会,只会私下里找到周兴然偷偷嘲讽一番。
如果车子质量达到中等,可以放进展会,但他会给找一个犄角旮旯,不引人注意。
没错,他就是一个如此小气的人。
至于y1质量极优,抱歉,孟富有从未想过这种可能。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哪家工厂不是一研制出来一辆车,不管好坏,都大声嚷嚷出来。
如果质量较好,恨不得嚷嚷的全国都知道,因为就这样,资源才会向你倾斜。
不是他孟富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周兴然并不是一个有了成绩不声张的人,他可太会利用了自己那点成绩了!
孟富有觉得y1连中等质量都没达到,他发邀请函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检查y1,嘲讽周兴然。
Y1抵达沪上,孟富有派人以提前布置展会为由,支走了送y1来沪上的中都厂职工。
将y1交给了他非常信任的人查验。
看完下面递上来的y1报告,孟富有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