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吴支书来到村部的时候,就看见几位小医生已经忙开了。村里熟悉的那些大爷大娘的,但凡腿脚利索的,都跑来看诊了。
看到这场面,吴支书觉得倒是自己想多了。
“大爷,您这是高血压,需要服药控制,要不然长期这么下去,对身体伤害很大的。”
“婶子,你这没啥大问题,悄悄跟你说哈,就是更年期,就是女人那个快没了,身体里有点失调,没啥大事,我给你扎几针调理调理,扎个五天就差不多,你家要是条件允许,再配两副药,你这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了。”
“这位嫂子,你别担心,小孩子发热有时候也不是坏事,这是一种生长热,就是大概在2-6岁的孩子,身体还在发育阶段,他身体里的激素多,调节慢,就会有这情况,不用担心,不用打针和吃药,就多喝水就行,两三天就好了。”
“阿婆,你这腿啊,是风湿了,是不是一到阴天下雨的就疼的厉害?平时还总是不敢穿少了,一穿少就腿冷。
这个得治的久一些,这样,我们在这的这几天,你就过来针灸,等我们走的时候,给你开好药方子,内服和外敷的,到时候,让你家人给你抓药,坚持使用就能好起来的。”
看着这几张年轻的面庞,没有一丝的不耐,都在那里细心的给村里人看病,吴支书点点头,刘干事还是挺干事的,这几个小医生虽然看着年纪小,这看样子医术还是可以的。
而且,人家从大老远的京市过来,也没说对他们这边的村民有丝毫的嫌弃和瞧不起,这一点就很难得啊。
“嘿,老吴,看啥呢这么入神。”
吴支书的肩膀被人从后边拍了一下,他恍然回神,回头看了一眼拍自己的人,是村长李德水。
“哟,回来啦!”
吴支书看着他笑呵呵的打招呼。
“嗯,回来啦,那几个小家伙就是来做义诊的医生?”
说着,李村长用下巴朝着里面点了一下。
“这咋瞅着这么年轻啊。”
李村长说出了和吴支书一样的话。
“呵呵,是吧,我昨天也这么问刘干事来着,人家刘干事说了,别看人家年轻,这可都是京市最好学校的高材生。而且他们是从东平村过来的,给那边都看了一轮了,让咱们放心。”
吴支书原话学给李村长听。
“哟呵,看不出来啊,这么本事的?那要真那么本事,稍后跟他们说说,给老爷子看看呗,要是能看好,老人家也少遭些罪,都那么大年纪了。”
李村长随口一说,吴支书倒是上心了,你还别说,那凌医生能给老韩头的眼睛看病,那老爷子的病兴许……也能看的吧。
老爷子名叫李根生,是大柳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为什么说是德高望重呢,是因为这是一个从战场上退下来的真正经历过血与火的老兵。
当年打仗归来,部队上是有要给李老爷子安排地方的,可是从农村出来的李老爷子不愿意给部队给国家添麻烦,就默默的回了老家,从此就再没离开过这里。
如今他年岁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可是他一生奉献给国家,也没个一儿半女的,现在就一个侄孙辈的,和老人家生活在一起。
去年老人家就病了,身体越来越虚弱,近来咳嗽厉害,不知道这位小医生的医术有没有像刘干事说的那么好,希望能给老爷子治好。
等到凌小小看完一位老婆婆,并给她针灸完成,吴支书找了个空隙,拉着李村长到了她跟前。
“凌医生啊,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村的村长,李茂李村长,李村长,这位就是带队的凌医生。”
“李村长你好!”
“你好,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