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始皇帝之母,久居雍城,鲜为人知,他也只见过几面而已。
出人意料的,赵姬看起来年约四十,相当年轻。
受到辈分限制,子婴起身行礼:“不知曾祖母驾临,子婴有失远迎。”
赵姬直截了当:“听说你要罢黜汉王?”
“是。”
“我年纪大了不想多说,你只记住一点——你不配!”
子婴不可置信:“曾祖母……”
赵姬转身走远:“莫说是我,便是解忧公主也不会支持你。来人,锁住殿门,不许皇帝出去!”
当晚,已经退休在家的蒙恬入咸阳宫拜见皇帝。
扶苏继位以后,他也被放了出来,目睹张良崛起,无可奈何、左右为难,索性就此辞官,外出云游了。
现在镇守北境的将军,则是他娶了张良第五女的弟弟蒙毅。
这次回咸阳,不是为了帮忙,而是劝说子婴认命。
平灭六国,又有军神白起辅助,张良已是功大难制,势在必得了。
扶苏已逝,他不想子婴因为一时糊涂,白白丢了性命。
二人相谈彻夜,蒙恬走后子婴彻底弃疗,走了亲爹扶苏的老路,扎根后宫,和嫔妃日日快乐。
十二天后。
张良回来了。
他的确出海了一趟,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赵高之死也有他的一笔,毕竟这人名声太臭,自己可是始皇帝的好女婿,怎能与这种人为伍呢?
所以作为华夏好女婿,只能请岳父死一死了~
没回霸府长安,而是直奔咸阳宫质问。
“陛下何故造反?”
彼此见面不多,这还是第一次一对一交流。
被赵姬和蒙恬教做人后,子婴早已佛系:“朕……无话可说,但凭丞相发落。”
事发突然,张良的确没想到子婴会这么快动手。
这要是之后再出海,这小子指不定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于是他一改儒雅温文的作风,冷冷道:“始皇崩后,大秦本该二世而亡。寡人受遗命,奋力救之,终挽国于危难之际。
如今陛下恩将仇报,寡人亦仁至义尽,你便逊位吧!”
子婴身体一颤,终究没有抗争,也无力抗争。
“……是。”
……
秦四世元年三月,皇帝子婴下诏为汉王张良加九锡、都督中外军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再加十郡以为封地。
翌日,子婴以才浅德薄为由,下诏逊位于汉王。
张良辞之再三,方才践祚称帝,改国号为汉,迁都长安,并于当年始建年号,改元建元,秦四世元年改称建元元年。
降封末代皇帝子婴为栎阳侯,胡亥仍为咸阳侯,尊嬴政之母赵姬为帝太后,仍居甘泉宫。
同时立七庙,追尊祖父张开地为宣祖,父亲张平为显祖。
王太子张天明升为皇太子,改名张琮。长公主张解忧去太后之号,仍为辅政秦国公主,与太子同居东宫,时时辅佐。
又改大秦二十等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并规定除宗室外,非有大功者不得封王。
白起封秦王,任太尉,萧何封酂国公,任右丞相,曹参封戚国公,任左丞相,张苍封项国公,任御史大夫、田陵封邢国公,任廷尉,彭越封虞国公,任郎中令。
其余功臣皆封列侯,在朝中各有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