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县令并未怀疑这封书信的真假。一者;县中前日的确有妖道以法术诱拐孩童。二者;附近郡县幼童丢失之事,常有发生,县令也多有耳闻。没想到问题居然出现在自己的领地。况且,城门口那十几个少年孩童,可做不得假的。
思虑半晌,最终县令还是决定,带着带着书信赶往郡城,向太守汇报。无论是宁采臣沦为邪魔,吞噬百姓;还是关于宁府之事。都已大大的超出了县令的职责权限,而此事涉及妖魔,县令又不敢瞒着不报,更何况后面还有一位,不知深浅的玄阳呢?
玄阳能轻松除魔,并救出十几位少年孩童,要么是清正司的高手,要么是正道前辈。无论是哪一种都值得县令谨慎对待。这些年朝廷处理清正司和正道除魔的烂局可不少。
这宁采臣在兰若寺潜伏数百年,甚至比大虞朝立国的时间很还长。数百年来,不知残害多少无辜孩童。县令想想都浑身发冷,脊背发寒。
这是一桩大案啊!
郡城太守得到县令汇报,确认消息真假后,更是大怒,人族沦为妖魔血食,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宁采臣曾经还是一位读书人,为官一任,牧守一方。这更让太守震怒愤恨。
太守一边写奏折向朝堂汇报,一边准备兵马,搜集信息,准备把宁府上下一网打尽。
宁家众人得宁采臣庇护数百年,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如今,宁采臣曾东窗事发,化作妖魔,犯下滔天罪孽,宁府人又怎能置身事外?
很快,朝廷签发诏令,捉拿宁府上下。太守亲自领兵,把宁府满门数百口,全部押上囚车,送往帝都受审。
不过此事太过惊世骇俗,时间跨多数百年。太守与县令是万万不敢把真相公之于众的。否则,丢面子的还是朝廷?要知道,宁采臣虽然是早早潜伏兰若寺,可是掳掠的都是大虞子民啊!大虞建国数百年,如此漫长的时间,朝廷居然毫无察觉,此事一旦公开,必然是群情激愤,民情汹涌。
对于宁府的遭遇,玄阳并未关注。
宁府既然享受了宁采臣带来的好处,那么承担宁采臣犯下的罪孽,也算是理所应当。
处理完诱拐孩童少年后。玄阳又返回兰若寺,准备在此潜修一段时间。
兰若寺山抱水映,乾坤暗藏,是一处绝佳的修行之所。不过此处向阴,最是聚拢阴气,一般的修道之人并不会在此长居,倒是妖魔鬼怪容易滋生。
不过,玄阳体内开辟玄界,有三尸坐镇分别修行精、气、神三道。无论什么灵气,只要到了宣扬体内,都会分解成玄界成长的养分。
兰若寺对别的修道之人不是善地,但是,对于玄阳来说,那是极佳的潜修之地。
此界道魔相争,道消魔涨,虽然以玄阳的修为足以纵横天下,但是,玄阳的目标并不是称霸聊斋世界,而是,生命跃迁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