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小径,清风徐来,夹带着树木与湿土的清新气息,远处偶尔传来马匹的嘶鸣声。在那蜿蜒的山路上,沈翰与李诫并肩策马,引领着几辆囚车缓缓穿梭于林间。
沈翰坐于马背之上,目光却不时瞥向李诫身侧的那位绿衣男子。那男子身着一袭如翡翠般鲜亮的翠色长袍,在这幽暗的森林中显得格外醒目。他头戴斗笠,将大半张脸庞都遮掩得严严实实。
沈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他总觉得这个绿衣男子身上透着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李大人,”沈翰终于打破了沉默,他指着绿衣男子问道,“这位大人是?怎的在朝中从未见过?”
李诫闻言侧头瞥了沈翰一眼,淡淡地回答道:“哦,这位是刑部新来的小捕快,沈将军身居高位,这等小人物自然不会入您的法眼。”
沈翰被李诫的话噎了一下,尴尬地笑了笑。见李诫的态度,心知再问也是徒劳,便岔开话题道:“这山路崎岖难行,我们可得加倍小心才是。”
李诫点头应允,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策马继续前行。而沈翰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那位绿衣捕快身上,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
经过漫长的行进,一行人来到了一片深邃的树林。林里树木参天而立,枝叶繁茂如盖,将天空遮蔽得密不透光,只留下斑驳的树影在地面上舞动。
李诫仰头望向那仅有的一丝丝天空,眼见乌云开始汇聚,犹如被墨染过的棉花,似乎有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他感受着这片树林的静谧与压抑,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此地荒凉偏僻,若是真有人在此埋伏,设下诡计陷阱,我们恐怕难以应对。”李诫心中暗道一声不妙,警惕之心愈发强烈。
正当他心中忐忑之际,忽然前方树林一阵骚动,林间的树叶沙沙作响。一道白影从树梢轻盈跃下,稳稳地落在他们面前。李诫定睛一看,来人竟是一个身着白袍的蒙面和尚。他手持佛珠,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诵经声。
“贫僧想带一人走,将此人交给贫僧,尔等便可安然离去。”蒙面和尚冷声说道。
李诫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哦?居然是来劫囚的,真是奇了怪了,和尚也来劫囚?”他故意顿了顿,目光转向身后的囚车,然后伸手指向被囚的王逢亮,“大师所言之人,莫非便是这位?”
蒙面和尚眉头微微一皱,沉声应道:“正是此人。”
李诫脸上的笑容更盛,“该来的果然来了,不过,有我在,大师若想带走任何人,恐怕都是妄想。”
被囚的王逢亮一看到蒙面和尚出现,眼中立刻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喜色。他深知,这或许便是他得以挣脱囚笼、重获自由的唯一契机。
沈翰紧握长枪,目光冷冽地迎了上去,口中冷喝:“和尚,休得在此大放厥词,你竟敢在忠武军前如此嚣张,真不知死活!”
言罢,沈翰与蒙面和尚瞬间战作一团。沈翰的长枪仿佛蛟龙出海,迅猛刺向和尚胸口,和尚以掌相迎,双手翻飞间,竟如铁钳般紧紧夹住了长枪。随后,他左手一掌拍出,掌风凛冽,将沈翰震退数步。
沈翰大喝一声,再次挺枪而上,那蒙面和尚身形微微一晃,便轻松避过了沈翰的攻击。紧接着,和尚一掌拍出,掌风凌厉,直逼沈翰的面门。沈翰急忙挥枪抵挡,却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枪杆上传来,震得他手臂酸麻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