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慕容彦不能接受自己的几个孩子纷纷夭折的时候,陶缘已经施展身法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木托城。
在他离开都城的前一刻,陶缘还特地去和谢雨昭告别。
大皇子离世的消息他比慕容澜知道的还晚。
就在慕容彦登基的那天,他还在疑惑,为什么登上皇位的不是他那个处处优秀的表哥。
经过了多方打听,谢雨昭才得知大皇子在好几天前就已经在牢里自尽了。
当时王公公为了瞒住慕容澜,连大皇子的尸体都没有让人处理。
只是让狱卒们打扫干净牢房,把大皇子原模原样的安放在牢房里。
事后那几个狱卒都被悄无声息的处理掉了。
所以就连牢里的狱卒都不知道,他们看管的只是大皇子的尸首。
时间一长,大皇子的尸体就开始散发出恶臭,这才被新来的狱卒发现,转而告诉了谢雨昭。
这已经是谢雨昭在都城里收的第三回尸了,尸体的主人还是陪伴自己长大的表哥。
内心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在慕容彦登基后,更是整天窝在谢府里,什么都不干的在书房待上一整天。
陶缘来跟谢雨昭告别的时候,谢雨昭已经在书房里待了大半天了。
在看到陶缘时,谢雨昭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小陶也是来安慰我的吗?”
“我……是来跟你告别的。”看到谢雨昭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陶缘忽然觉得告别的话说不出口。
“小陶离开都城要去哪里,不如让我也跟着吧。”谢雨昭看到陶缘后,心中的郁结稍有缓解。
“我知道大皇子的事,阿昭会很伤心,也让你起了退隐的心。”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可以留下,好好的去做个官,毕竟只有你,可以让百姓们继续过一段安生的日子。”
谢雨昭知道陶缘有些不为人知的本事,在听到陶缘的这番话时,还是觉察到了些不同的东西。
“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是知道表哥会自杀。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你就不能救下他。”
这么多天以来积聚的怨气忽然就找到了突破口,让谢雨昭对着陶缘埋怨起来。
“能救大皇子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帮不了他。再说了自尽也是一种解脱的方法。”
“你既然救不了他,也不必找这样的理由。你要走就走吧,不用刻意来和我告别的。”
谢雨昭显然正在气头上,根本不愿意听陶缘的任何解释。
“你不愿意听那我就不说了,反正到时候受苦的不过是这都城的百姓。”
陶缘见谢雨昭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只能自己离开谢府,离开都城了。
站在木托城外的山上,陶缘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里的房屋几乎都变成了废墟,只有中心地带的几间富丽堂皇的房子影响较小。
即使地震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城里还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废墟。
在这木托城的上空,还飘着很多没有反应过来的魂魄。
只是数量比自己想象中的少。
“原来是陶缘来了,我说怎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味道。”
陶缘听着这个声音也有些耳熟,转头一看,果然是熟人,只不过是他上辈子的熟人。
同样身为鬼差的靳齐。
“陶兄弟不是还有大事没有做么,怎么有空来木托城晃悠。”
“有事路过,顺便还想找个人。”
陶缘和靳齐就是一般的同僚关系,知道彼此的存在,却几乎没有见过面。
最主要的靳齐负责的是西北区域,而陶缘负责的是西南区域。
他们唯一的联系就是在他们所负责的区域,都出现过魂魄失踪的事。
灵魂失踪的主谋在他们调查过后,纷纷指向了昭愿楼,这才会有陶缘重新转世生在昭愿楼门口的事。
“你要在这座废墟里找人还是有点难度的,不如先告诉我你要找的人有什么特点,”
“一个老头子,身边应该还带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
陶缘把捡药子和光玄的长相描述给了靳齐。
思索片刻后靳齐确认自己回收的那些魂魄里没有这两个人。
就在靳齐准备开口要陶缘去别的城镇找找时,就看到了木托城里出现了一老一少两个人影。
“那边那两个是不是你要找的人?”靳齐的手指指向木托城的中心地带。
陶缘顺着手指的方向定睛望去,确实是捡药子带着光玄,正在缓慢的朝城中心移动。
“确实是他们,我先过去找他们了,回见。”
身形一转,陶缘已经出现在城门口,已经准备进城了。
靳齐收拢了自己的工具,往另一个方向继续他的工作了。
一进了木托城,陶缘就感受到了到处飞扬的尘土。
两边倒塌的房屋早就把城中的道路覆盖住了,只有几条比较宽阔的路,中间还能走人。
走过的地方基本看不到活人了。到处都是血迹斑斑的砖瓦。
当陶缘顺着主路走到刚才看到的那座豪宅时,才慢慢看到了人烟。
只不过这些人身上基本都是有伤的。
就算是伤的比较轻的,手上头上也缠满了绷带。
至于伤的严重的,只有躺在地上,等着其他人来救治了。
光玄虽然个子小,但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陶缘。
“师父,师父,那个是不是小陶?”
捡药子听见光玄的声音,抬头看的时候果然看到了陶缘。
在看到陶缘的那一刻,捡药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又很快消失了。
等陶缘走到面前的时候,捡药子才小声的问道:“只有你一个人来这里吗?”
陶缘当然明白捡药子是什么意思,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了看周围都是受伤的伤员,陶缘还是闭上了嘴,总不能让他们知道新上任的皇帝因为国库没钱放弃他们了。
捡药子在看到陶缘的动作后忍不住摇了摇头。
然后又分给了陶缘一块沾着药粉的白布,让他围在脸上。
“地震过后的十几天里,是最容易发生疫病的时候了,带上这个保险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