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里有练武的基础,而老家那里没有。
黄安将熬煮好的药汤倒入罐子后,密封保存。
然后又找来一个小木盒,将五十年的老山参装好,之后简单检查,没有疏漏之后,他就出了门,坐地铁往自家废品处理厂而去。
当天下午三点,黄安到家。
他就将药物送到了父母的时候,老爹是真的开心,那根老山参直接被他珍藏了起来,说什么当传家宝。
黄安呵呵笑着,也不阻拦。
至于老妈嘴里的叨叨,说他乱花钱,黄安更是当做耳旁风。
毕竟,老妈叨叨的时候,嘴巴都咧到耳后根了,喜悦之情根本就不收敛的。
父母开心,健康,黄安也就开心。
他知道随着自己在大明待的越久,和师傅一家牵扯的越深,那以后回来陪伴父母的时间就会越少。
为了让父母尽可能地享受生活,开心过活,他这个当儿子的,就需要早做准备。
而这些大补药,就是他对父母安排的第一步。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安的日程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他往返于两处院落,每两三天晚上回老家一趟,和父母联络,剩下的时间,就是练武和清理垃圾。
让黄安难受的是,他真的找不到购买练武宝药的渠道。
尤其是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归元汤。
宝血汤的量很多,他现在也发现了,自己肯定用不完。
多余的那些,再不用就要变质了。
太过浪费,黄安舍不得。
所以,黄安给两位师姐送了一些。
当然,师傅的那份自然也有。
师傅从最开始的不喝,到逐渐喝完,让黄安心情振奋。
果然,自己“拯救”师傅的思路,是正确的。
小财迷每日在家练武、煮饭、照顾师傅,并打扫院内卫生,兼顾洗衣买菜诸多事情。
由于食材增多,做饭时间变长的缘故,她本来不咋样的厨艺,竟然也有所长进。
这倒是让黄安一阵惊奇,他本来以为呆呆的小财迷手脚也笨呢,没想到还有这一手。
小财迷一时间,竟成了家里唯一的贤内助,连赵师姐都远不如她。
这倒是省下他和赵师姐好大的功夫,
赵师姐还在那间武馆兼职,赚一些银子补贴家用,黄安曾隐晦提过,让赵师姐安心待在家便是。
毕竟小财迷每天忙得团团转,黄安看着就心疼得慌。
当初无忧无虑的小财迷,有一天也会突然长大,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可惜的是,黄安的要求被强硬的拒绝了。
不仅仅赵师姐不肯,连小财迷也不肯。
姐妹两不能真的就全凭黄安养着,哪怕赵颜挣的钱只有一点点,远远不够花,也不肯坐在家里吃白食。
赵颜知道,这是她家三人,在黄安这个小师弟面前,仅剩下的尊严和骨气了。
她自知她赵家三人欠了黄安太多太多,尤其是接受宝血汤后,就更扯不清了。
她说服不了自己,让自己一家三口,心安理得地接受小师弟的供养。
若真的按照小师弟的要求,那她赵家三人,不成趴在师弟身上的吸血虫了吗?
武者的尊严、赵家的骨气、身为大师姐的矜持、以及心中莫名的坚持,都不允许她心安理得地接受黄安的帮助。
哪怕她每月赚的钱,只能够爹爹的买酒钱,她也要坚持。
黄安无奈,总不能说他养着一大家子,那也太过不尊重人了。
故而也只能听之任之。
黄安苦恼的是,半个月了,青草都快发芽了,师傅仍旧没有振作起来。
他和赵师姐顾忌师傅的心理状态,也不敢提议让师傅带他们去宝药监。
所以,就一直拖了下来。
归元汤可能对于其他六腑境的武者,还不如宝血汤的作用大。
比如说两位师姐,她们就更喜欢宝血汤多一点。
但黄安不一样,归元汤对他的身体恢复,太过重要了。
它能修补黄安因为胰腺癌而亏空的身体,补足他的短板。
为了不影响身体的恢复,为了不出现一丝意外,他这半个月可是用尽了手段。
他甚至去师姐打工的那家武馆中,花银子求馆主带他买归元汤。
但是令黄安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办法竟然也行不通。
或者说,对其他人行得通,对他和两位师姐来说,行不通。
哪怕他现在顶着一张陌生的脸,化名赵五,都不行!
因为,赵五没有身份户籍,更没有人能为他证明身份。
馆主直接告诉他,在这幽州城,最起码这两三年内,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带着他这个不明身份的人去宝药监买宝药。
那馆主之后又收了五两银子,透露给了黄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吴大人府上的管事,向城内有名有姓的武馆,尤其是他们这些聚集在城南区域的武馆,甚至一些小帮派、商会,之类的势力,传出来一道口令。
不许他们这些武道势力,接触巴结赵敦。
直到这是,黄安才惊觉,刺史一系对师傅的算计,仍旧还没完。
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真的是让师傅一蹶不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