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慎被困在封锁区的非李家族人的闲杂人等,也就是今天不幸被困在封锁区的小摊贩,或者城内百姓,已经全部被赶出了封锁区。
这个赶出去的过程和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
其正确率也能保证。
这个流程是由赵颜一手制定的。
她本身的能力也不弱,这种事情还是能办好的。
李家人能够借此逃出去的概率,几乎不存在。
这个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极为落后。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基本全靠一张嘴和两条腿。
认识的人是很有限的,也就是亲戚和街坊邻居。
这些无关人想要回去,需要他们的邻居和家人作保。
签字画押,并且提供详细,正确的居住地址后,才能回去家里。
而且三天内不能出居住的区域街道。
黄安带队从武馆回来的时候,这件事在赵师姐的组织下,已经快要完成了。
打发手下兄弟,将账本、卷宗还有银子之类的,统统归入了一间大院子。
这间大院子,是李家放置银子的地方,如今被黄安征用了。
当然,现在这座库房里,除了保存李家这个大家族的所有银子之外,还有从别处院子搜集而来的地契之类的财物。
黄安这几天都会睡在这里。
命两个武者兄弟守好,黄安直接去找赵师姐了。
李家已然遭殃,今日是最忙的时候,他需要过去帮忙。
和赵姐交流了一阵后,黄安便有了主意。
他主动承担了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苦难的任务。
他的全局观很强,做事的逻辑性也很强。
黄安为了方便布置任务,将现在还留在封锁区中的人,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自己的手下的人,他们各自都有相应的任务。
一点任务完成,或者出现新的任务,可随时调整。
第二部分是为李家服务下人和杂役,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总共3245名。
其中有大有小,有男有女,有老有幼。
这个数量,大大超过了黄安的预计。
李家隐匿人口的严重程度,比他预想到的还要惊人。
至于他们各自的名字,还未来得及安排人统计。
暂时先不用急,等公审大会结束后,才会统一统计他们的基本信息。
这些人受尽了李家的压迫,如今李家被铲除,他们心中慌乱,忐忑不安。
索性直接从他们中间,抽调出一些对李家有很大恨意的下人和杂役,让他们在厨房,或者其他相对封闭的区域中帮忙。
忙起来时,他们会暂时忘掉恐惧和慌乱。
黄安和赵颜对他们的许诺,加上今后三天能吃饱饭的诱惑,让九成九的下人和奴仆,都生不出逃跑的心思。
这年头能找个吃饭,还是能吃饱饭的地方,可是比登天还要难啊。
第三部分,是被限制活动能力的所有李家族人。
李家府邸内,居住了502名李家核心族人。
府邸外的封锁区中,居住了2314名李家外围的族人。
当然,其中肯定有重合。
比如李家核心族人,就住在府邸外面,帮着打理家族产业,也是大有可能的。
赵颜已经命手下兄弟,带着能认人的下人,去一一辨认了。
这件事倒是不用他操心了。
不过,黄安的任务依旧很重。
他需要将封锁区中,李家的外围族人,全部转移到李家府邸内部。
明日李家府邸外面的封锁区,将会解除封锁。
整个李家府邸,四门洞开,迎接告状和看热闹的百姓。
所以,他需要带着人将两千三百余李家外族的族人,全部转移到府邸内,并且找合适的空地,安排人手将他们看守起来。
这个任务,很繁琐,也非常重要。
所幸,手下有人,尤其是有武者。
一个武者,能以一当十,他们就是好用。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忙碌但有序!
将李家府邸当做办事的地点,果然有很大的好处。
起码在人员调配、物资保障方面,就很方便。
这里完全是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小型城市,有水有粮有菜,最重要的伙食方面,是完全不用耗费多余的人力。
晚上八点左右,大部分任务都安排下去了,黄安带着手下识字的武者兄弟,准备好笔墨,让他们分开来,去一一记录李家人的名字。
这事关明天的公审大会,绝对不能马虎。
当官的,其实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按时上下班的规矩。
当然,这里仅指的是那些兢兢业业,不摆烂的,一心为民,为公的官员。
官员职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在很多时候,是没有所谓的上下班的。
黄安将任务分配下去后,带着手下十六个识字的武者兄弟,直奔放着卷宗和账本的院子而去。
也就是现在的库房。
当然,负责保护他的陈于和张毅两人,也跟在身侧。
众人很快来到了院内,站好围成圈后,等待黄安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