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世家门阀,地主阶级的命。
鲜血混成了一条小溪,浓郁的血腥气,让大半个广场上的百姓,都能轻易闻到。
台下的张随安、马山这些人,坐立难安。
脸上阵阵害怕。
甚至有激灵的,已经想着等今日结束,晚上回去,就叫家族中那些混账东西,赶紧逃跑。
至少要跑出丰安城,熬过这段最危险的时间再说。
他们觉得,黄安已经杀红眼了。
尤其是昨日傍晚,他们这些人可都得到了消息。
说自家豢养的一些青皮流氓,已经被两个铜皮境的武道高手,亲自带人抓住了。
他们知道这些人都是黄安指示的,他们也知道这是黄安的意思。
但是,他们就是不敢当面去求情。
他们害怕了。
砍掉的脑袋,地上的鲜血溪流,就是黄安权威的象征。
短短两天时间,黄安、赵颜、骆飞瑶三人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丰安城。
尤其是黄安,他一手策划公审大会,一手持铁剑,亲自为百姓伸冤,砍李家人脑袋。
他在丰安城,包括在城外一些村庄中的名声,越发响亮。
公审大会还未完成,获取民心这一项重要的任务,已然完成了一大半。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三日,天气阴沉。
但好悬没有下雨。
公审大会依旧。
而高台上,已经不见了黄安的踪迹。
只留下赵颜和骆飞瑶主持大局。
百姓的愤怒,经过滚滚人头,涓涓血流,已经被发泄得差不多了。
最后一天砍掉的脑袋,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样。
砍了三十二个。
赵颜和骆飞瑶,完全有能力,控制好场中的局势,不出现前日那种吓人的乱子。
黄安将目标,放在了如何处理李家农田的事情上。
土地,是对百姓,同样也是对世家最为重要的东西。
土地是一切财产的来源。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大明丰安城,农田就是百姓们的命根子。
李家世代,用各种或正当,或肮脏的手段,不断蚕食普通百姓们的土地,进行土地兼并。
超过六千亩的耕地,绝对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如今处于夏季,很快就到了秋收的时节。
黄安必须优先处理这些农田的事情。
李家虽然倒了,但是种田的百姓和佃农,却是一个也没少。
李家在城外,通过强取豪夺,或者建设,共持有大大小小五个庄子。
这些农庄,就分布在农田四周的区域。
如今,这些农庄都控制在黄安的手里。
他之前安排张时和姚亮,维持五个农庄的秩序,并且抓捕管理农庄的李家人,或者忠诚于李家,替李家办事的管事。
在早上的时候,张时就派人将这些农庄中,村民们的身份信息统计册子,亲手送到了黄安的手里。
这五个农庄,共有612户人,总人口达到了3214人。
其中卖身于李家的佃农,就有2211人。
剩余的1003个人,即将也处于卖身为奴的境地。
说是佃农,实则就是农奴。
世家大族,有无数手段,可以将一个正常的温饱耕种家庭,打落成一个卖儿卖女,甚至将全家都被迫卖掉的农奴家庭。
一代为奴,世世代代都为奴。
就永远也看不到翻身的希望了。
在丰安城主府中的户籍统计卷宗上,甚至没有这些人的信息。
他们中的一大半,都是李家的隐匿人口。
当然,这3214人,现在并不是都生活在农庄当中,在农田忙活。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城了。
他们进城,不是打工,也不是当小贩子,赚铜钱补贴家用。
而是进入李家府邸,在李家府邸充当下人和杂役。
因为如今是夏季,农活还不是那么繁忙,他们这些农人,有手脚灵活,机灵的,就被另作他用了。
世家大族,可是比资本家还要狠得存在啊。
他们根本不会给人一个喘息的机会。
黄安当即将农庄村民的身份信息记录册,以及之前统计好的,在李家府邸,被看守起来的下人和杂役的统计册子,交给了晁穆。
他需要晁穆帮忙,将两个统计册当中,重合的人,全部筛选出来。
并且,为李家的下人、杂役,以及在城外各处农庄的村民,建立一个类似户口本一样的档案表。
这个工作,很是繁杂。
若是靠黄安自己派人去干,对照着人名和籍贯,一一对比,排除,再整合统计。
那估计要耗费至少两天的时间,估计眼睛都能看花了。
但交给晁穆,就很容易了。
借助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直接大数据扫描,然后电脑对比整理。
短短五分钟,黄安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摞像模像样的登记册。
每一个下人、杂役、村民的姓名、性别、年龄、有无残疾、婚配、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就全部登记在册。
登记册是纸质的,材料和幽州城记录公文的材料,一模一样。
笔迹也和黄安的一模一样。
甚至不考虑时间上的差距的话,黄安能直接将其交到赵师姐和骆飞瑶手上去。
黄安拿上登记册,又带上晁穆准备好的,《关于开发李家田产、商铺、府邸等不动产的建议和详细策划书》,匆匆叮嘱了几句后,就直接离开了。
回到李家府邸后院的库房当中,黄安摊开记录册,就直接开始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