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明,连科举制度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科举辅材”类书籍了。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眼前这些人的思想还算灵活,也能拉的下脸来。
否则,他们也不会一被邀请,就直接前来赴约了。
虽然他们的本领算不上很强,更谈不上什么专业能力,但是都是全面手。
稍加指导,放到任何职位,都是能胜任的。
黄安干脆拿起名册,直接入了屋内。
院内有机灵的,一直盯着黄安的一举一动。
此刻见黄安突然拿着那些记录他们信息的名册离开,顿时脸色一喜,知道可能要安排职位了。
一时间,心中既紧张,又激动。
有急性的,甚至已经在心中猜测起自己的职务来。
只是现在,他们也只能按捺住性子,化激动为食欲,抓紧时间填饱肚子。
屋内。
黄安办事灵活,给这些人分类,采取的也是取巧的办法。
他将五个工程队,编号为“1、2、3、4、5”,将督察队编号为“6”。
然后,顺着名册就开始分了起来。
“王时安,二十三岁,在自家药铺算账、抓药.....”
名册上的第一个人,是个年轻人,黄安在他名字旁边,快速写下了一个“6”。
然后,看起了第二个人的信息。
他记忆力极好,能过目不忘。
还能在标号的过程中,记住每一个数字标了多少次。
这种标记方式,能极大的增加黄安的工作效率。
短短半小时不到,黄安已然将所有人的去向,都分配好了。
至于他们各自确切的职位,有本领明显的,黄安顺手就将意见写过去了。
至于本领不明显的大部分人,他并没有安排确切的职位。
领导,要懂得放权。
黄安不想学老家历史上的诸葛丞相,大小事都一手抓。
那太累了,他没那精力,更没那心思。
这名册上绝大部分人具体的职位,还要看他们的直属领导——大队长和副大队长的安排。
黄安不会对此多插手。
至于他们会不会胡来,黄安暂时是放心的。
毕竟,督察队也不是吃素的。
督察队五个队长,其中三个是铜皮境武者,从幽州来的。
但另外两个刘龙和刘海,都出自下林寨,是他的心腹。
这五个人,都是直接向自己负责。
督察队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自己的耳目。
一旦出现问题,黄安也有信心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纠正过来。
短短半小时不到,黄安就将这二百三十余人的具体去向,给划分好了。
将名册整理好,放在桌子上,黄安推开门,将陈于叫进了屋子。
二人相对而坐,陈于惊讶地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名册,然后又抬头看看黄安。
“大哥,这.....”
他不明白黄安的意思。
黄安揉了揉手腕,“我已经将外面院子里的那些人,分为了六支队伍,他们都要进入五支工程队,还有一支督察队。”
黄安说着,指了指陈于面前的名册,“你看看,待会儿给他们讲一下。”
陈于“哦”了一声,拿过名册看了起来。
虽然他不认识写在每一个名字前面的阿拉伯数字。
但是,作为一个能读书、算账的正常武者,类似的标注还是能认识的。
而且,黄安还在一旁给他解释了一番。
陈于不疑有他,只觉得大哥的标注记号,个人风采太过浓烈,看着很是新颖。
但对于早先读书时,各种书籍中,各种各样的标注,陈于也见过不少。
标注,是古已有之。
大明这里,也有书籍的标注手段,每一个读书人可能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