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裁缝铺的女人 > 第151章 跋

第151章 跋(1 / 2)

 推荐阅读: 快穿:疯批钓系宿主把神尊撩疯了 震惊!主播他才是大诡异 佛门大兴?我一手灭佛,震惊如来 重生后,选择大佬 玄幻第一狠人,受伤就变强 埊法 快穿之绝色尤物超好孕 谍战:芒刺在喉 离婚后,夫人马甲轰动全城 浮生韩娱
最新网址:hbcjlp.com

从7月28日开始写作,到10月14日完稿,我用80天的时间完成了60万字的长篇小说创作,而在此之前,我采访创作完成了一部以文旅为题材的文化散文《嵩山逍遥游》的样稿刚刚印制完成,这一年,对我来说不能不说是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

回忆这段每天坐在电脑前码字,而且从未耽误工作的实实在在的创作生活,我为自己没有度过一段碌碌无为的岁月而对自己生起一份由衷的敬意。

写这部小说最原始的动力是来自网络,在这个短视频充斥着业余生活的时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网络上认识了一位80后身价百亿的女企业家,并从她的一段故事开始开启了我对她的全部探索。她通过视频讲述着她的原生家庭,她的创业故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事中有可圈可点之处,她感受过成功的光环,体会过财富带给她的愉悦和满足,也走过投资失败的坑;她经受过各种否定和打击,经历过人性的丑陋,信任的蹋踏,而这些又都成为她披甲上阵,迎难而上的又一个理由。从她的故事中,我越来越认同一句话,越来越有气质的女人,背后一定藏着一道道伤疤。

作为一名写作者,我并不单纯地为她曲折的故事而感慨命运的多舛,而关注她更大的动力是希望以她的故事为原点,用文学的笔触去塑造与加工,用我的笔刻画这么一位新时代的女性。

当我每天聆听着她的故事,一个鲜活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就一点点在我面前成形和显露出来。

人物已经在我脑海和构思中脱颖而出,而她所做的行业则还在选择和徘徊之中。

这时,我想到服装业。

在我的上一部长篇小说《寻灯》中,原本就擅长缝纫的女主人公石米在走出家乡后,从事服装设计行业,而我并未在书中用过多的笔墨去深入表现这个行业。

而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郑州正是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代表。

服装是一种记忆,承载着每一代人的时尚印记。新中国成立后,郑州一直在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征程中锲而不舍,顺势而为。从上世纪60年代的“纺织名城”到90年代的“服装名城”,再到21世纪初“中国女裤看郑州”的中国服装行业现象。一代代服装企业掌门人白手起家,迎难而上,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中国服装的行业神话。

这些都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

人物故事和行业确定后,就开启了采访阶段。

在服装行业,我认识的朋友并不多,但我相信如果我的愿力够大,就一定能吸引到这样的人。

正是在这个时候,在2023年一个春初的周末,我认识了李嫚女士。在席间,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同桌的朋友说,李嫚就是做服装的。

李嫚四十多岁,穿着打扮很潮流,这也许与她长期从事服装行业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发型,她的刘海是椭圆形的,而鬓角是被剃掉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发髻,插着中国女性最熟知的发簪。

这样的发型让人过目不忘,我也是在那时完成了对李嫚的第一印象。

她不仅从事服装行业,而且在着名的梦舒雅女裤工作过。要知道,这个梦舒雅在就是“中国女裤看郑州,郑州女裤看梦舒雅”的鼎鼎有名的梦舒雅。

一个月后,在李嫚策划主持的一期新书发布会后,我如愿见到了梦舒雅掌门人的姐姐。在席间,我谈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和采访意愿,很快,我们便约定了采访的时间。

在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梦舒雅在中国服装行业最光辉灿烂的历史。

有新闻记载:2005年5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看到“大河网”上《郑州女裤全国销量第一,“豫派服装”惊艳中国》的报道后,作了重要批示:应趋势而上,打响郑州服装业的品牌。同年8月31日,“中国女裤看郑州”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开启了“中国女裤看郑州”的产业构想。

而这些闪光时刻的前因是源于梦舒雅在当年3月份策划的那场轰动全国的“无上装秀”,从此,一件件光环就专属于这个从一个小作坊开始,从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市场的一个小档口起步,一步步发展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女裤生产基地的女裤工厂!

这些都是记载在新闻上的梦舒雅。而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并未听说过梦舒雅这个品牌,但当我知道梦舒雅在郑州服装行业所占有的绝对地位时,曾问过我周围60、70后的朋友,他们无一不认可并熟知这个品牌。就像我在书中所写:梦舒雅女裤在设计和剪裁中顺势而为,以舒适的穿着体验感赢得了女性的青睐。

书中所写的:在陕西,10个人中,其中有8个人知道梦舒雅,其中有5个人穿过梦舒雅这个品牌,也是真实的描述。

梦舒雅女裤的总部设在西四环,就像我书中写的那样,是一座恢弘的建筑。

而当我进入这座投资1个多亿的女裤工业园区,感到了这幢楼房的庞大与宏阔,工厂和办公楼的走廊上张贴着各种宣传标语“一条女裤的水泊梁山”让人耳目一新,意思是做一条女裤需要108条工序,在办公区,我看到了梦舒雅女裤从小到大,一步步蝶变的历程,那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张图片后面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服装生产车间,这里的设备与我想象中的传统缝纫机有着天壤之别,那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设计部。里面摆放和悬挂着各种衣服、以前在电脑前、制版台上忙碌的服装设计师们。

虽然是第一次进入,但完全没有违和和陌生感,这里的一切与我想象的别无二致!这或许,我曾在构思小说时在梦中来过这里。

梦舒雅掌门人的姐姐陈丽斌个子很娇小,她很流畅地讲述着她的设计理念。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她所讲述的从她小时候开始,从她的父辈以及祖母时就开始的以服装为业的故事。

在小说中,曾有一段写江小荷到嵩阳县的南寨村量衣而遭遇洪水的故事。那段故事的灵感完全来源于陈丽斌女士的讲述。

陈丽斌在讲述那段关于父亲与她的经历时,眼神中充满了幸福。

她说她七岁那年,家乡驻马店西平发洪水,而那时正是暑假,她和表姐在姥姥家玩。而姥姥家地势较低,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那是没有电话,不知道女儿的情况,陈丽斌的父亲跳入洪水准备游过去救女儿,可是洪水水流大,且很冰冷,父亲刚一跳入水里腿就抽筋,幸好被人及时救起。

可是她的父亲没未放弃,而是再次一跳入水中,直到看到游到河对岸,看到女儿平安无事才放下心来。

人们为了躲避洪水,纷纷逃到山岗上。几天后,政府用直升机为灾民们投放食物,几天没有食物人们抬头眼巴巴地看着天上的飞机,食物从飞机上落下了,砸到了下巴颏上,才有了那句“砸掉下巴颏”的后话。

我将这个生动的情形写进了小说里。而陈丽斌的父亲改成了潘登,为了救生死未卜的江小荷,潘登跳进咆哮的洪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