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娘诶,你要这么说的话,不如把我换给大伯母吧,省得一天天尽嫌弃我。大妹妹要出嫁了,把二妹妹换过来。”
说得屋里头的人都笑起来。老太太指着他,“我看你娘说得没错,你就是只泼猴儿。”
小樊氏虽说对这门亲事颇有微词,但事到如今,婚事已成定局,也算是勉强接受了。
大女儿秀外慧中,小女儿生得灵动,还有个尚在书院发奋读书的儿子孙奉英,她哪有不春风得意的。
听着宗氏这般羡慕的口吻,自然是得意,但出于矜持,只是回了宗氏一个满是自豪的笑,稍稍谦虚道:
“哪里就有弟妹说的这般好,气人的时候你没见着罢了。
你们真个破费了,秀端可得记得你二叔二婶的好儿。”她对着孙秀端道。
心中依然还是有些起伏,她这自小在锦绣堆里娇养着长大的女儿,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子了。
之前对顾家纵有再多不满,如今也只希望女儿嫁过去,能顺顺利利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丫鬟们捧着两个匣子在众人面前打开,宗氏眉眼愉悦,指着小匣子,道:
“这匣子里头有六颗珍珠,就是托人从南边儿找来的,秀端用来打什么首饰都使得。”
而大匣子里的是金子打造的头面,流苏金步摇一支,金插梳一支,编织花纹金手镯一只,金项圈一只。工艺自是不用多说的。
宗氏一出手,就知道她对这个侄女有多喜爱。珍珠,金头面,银票,合起来怕是有万两出头了。
孙秀端咬着唇看向她祖母大樊氏,只见老太太笑眯眯地瞧着她,好似看透了她的局促不安,“既是你二叔二婶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孙秀莹这边看看,那边瞄瞄,对宗氏眨眨大眼睛,“二婶,日后轮到我出嫁了,二婶也会给我银票和头面做添妆吗?”
宗氏被问得一愣,继而用帕子捂着嘴,笑得不可自抑,“哈哈,大嫂,你快把这活宝换给我吧,我稀罕得紧……”
孙奉安假意不快,他凑近小樊氏,幽幽道:“大伯母快应了我娘吧……哎,我在我娘手底下讨生活,真个不好过……”
一屋子人笑成了一团。
孙秀莹舔了舔嘴皮子,“二哥哥,我在我娘手底下也没得好过过啊……”
又盯着宗氏,“二婶……”
小樊氏揉着脑门子,“秀莹不许胡闹,哪有小姑娘家家把出嫁挂在嘴边儿的,还讨起了嫁妆……”
她无奈地对大樊氏道:“娘,您看她,还是佛经抄得少了……”
老太太用帕子沾了沾笑出泪花的眼角:“……无妨无妨,她二婶断然不会短了她的。”
宗氏笑着接过话头,“那是自然。”她好笑地看向小侄女,“你那份,二婶也备着呢,指定是不能厚此薄彼的。”
饶是孙秀莹惯来自称脸皮子比她大姐姐还厚,这回被调侃得也羞得低下了头。
离晚饭还久着,小樊氏算着宗氏一行到家的时辰,早早让人备了垫肚子的吃食,说了一会儿话,如意院的丫鬟们便端着托盘鱼贯而入,给每个主子都分了一小盅银耳莲子红枣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