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重光的视线从花丛中移开,瞥了一眼儿媳,“何事?”
“儿媳听闻,您是大炎朝最厉害的丹青大师。”
“大师不敢当,尚能入目而已。”顾景宴背手朝观景亭那走去,边低头看路过的花丛。
浮在水池上面的睡莲,冰清玉洁,也极为好看。
“父亲指定是谦虚了的。是这样的,儿媳不是整了这么个庄子嘛,咱可不是做白工的,银子都花去我不老少呢,哪能只让自己看来着,好东西就是要分享给大家知道啊。”
“所以?”
“所以,嘿嘿,父亲能帮忙在庄子里挑几处好看的景致,给画起来吗?”
“儿媳方才思想了下,宣传画册是不可能实现了,太费手了,得画多少本去?但是把庄子的景致都画在一处,儿媳再找个合适的地方张贴,宣传的目的就达到了。”
她跟在后边亦步亦趋,连商量的口气都多了几分讨好。
有求于人,可不得摆低姿态么。
“就是帮你画一幅画的意思?”
“对对对!不知可否?”
顾重光在观景亭的石凳坐下,黎长乐忙把冷七手上的保温杯取来,用杯盖当杯子,倒了一杯芪参红枣茶递给他。
“父亲,您以后走到哪儿,这保温水杯就记得跟到哪儿。里头灌满茶水,够喝上半日的,倒进去多热,倒出来就多热,能保持水温一整日,您喜欢出行游玩,路上多有不便,也不怕没口热水喝。”
老干部必备的保温杯啊。
“你哪里寻来的这物事?”
“买的呀。”
“海外商人?”
“那可不?呃……”
顾重光轻笑一声,抿一口茶水,嘴里是北芪党参的甘甜味。
黎长乐惊觉人设是不是有点要塌了的嫌疑……
她昨天可是表现得很好的。
顾重光已经五十出头,当祖父的年纪了。
他只是性格温和,并不是看不出来什么地方不妥。
只是儿媳事事周到,其他的细节就不必去计较了。
顾景宴就对他说,:“父亲见到她,只管信她,不必过问太多。”
想来,儿媳真有什么事是不能言说的。
也不忍拒绝儿媳,就应了黎长乐的请求。
答应得太快了,她还以为文人清高,大多视金钱为粪土,对她这种宣传手段会不耻。
她都准备了的一肚子说辞,从文人也需要吃喝拉撒,吃喝拉撒也需要他们口中的“粪土”来支撑,到你读个书也需要“粪土”来交束修,笔墨纸砚样样离不开“粪土”,赶考路上没“粪土”,有可能还走不到考场去……等等等等。
粪土怎么了,粪土也是有尊严的……
可人家啥也没说,爽快得很。
黎长乐殷勤地又给顾重光倒了杯茶水,“就知道父亲会答应,您比景宴那人可好商量多了。”
“哦?怎么说?”
“之前和他借匹马去趟县里,他还与我要租银!”
顾重光:“ …… ”
大儿这多少就有点不识好歹了。
从观景亭的位置能看到小庭院那里有人进进出出,忙着干活。
黎长乐想去看看施工进度,就让祖孙俩在园子里待着,她自己往小院里走去。
虽说每座庭院的面积都不大,但设计也差不远。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庭院外头是姹紫嫣红的世界,院里头却绿意占了大半。
除了栅栏围墙攀长着的一墙花,围墙里还都栽了几丛紫竹,院景装饰利用的是鹅卵石,长条青砖,草坪。
院中还挖了水池,养了鱼,水缸里卧了睡莲。
黎长乐进的是离花园最近的一处庭院。
这座庭院是已经完工的,里头没有工匠。她直接向里头走,院子过了就是住宅区域。
四室一厅二卫一厨,中式宅院装修。
可供一家人居住,也可分租。
卧室里都盘了炕,夏天铺凉席,冬天铺棉垫子或毯子。
虽说不确定有没有顾客会在大冬天光顾她的这座园子,但是既然是客栈,各方面的设施还是要到位的。
客厅的茶桌椅凳也打好了,摆在靠墙的一侧。室内摆了几盆绿植,两张高脚凳上有两盆蝴蝶兰。兰花盛开如蝴蝶,层层蕊蕊,为这一室的清静添了一抹独特的俏丽。
黎长乐里外参观了一遍,确定这院子已经完工了,才离开这座庭院。
隔壁一座院子也没人,大致也是布置好了。再往里头几座就有钉钉框框的声响。
回到观景亭的时候,顾重光和鱼儿待在一起,祖孙俩背对着黎长乐,老的正和小的科普各种品类的花。
就是旁边的听众年纪有点小,心不在焉,小脑袋左右扫描。怕是在对牛弹琴了。
“……这是一株红山茶,丫头看,花姿丰盈,天生丽质……”
“此乃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这有……四盆花色不一的菊。”
只听他语气略奇,“那海外商人指定是位爱花之人,这园子里的花,可谓是品种齐全了。”
“这是芍药花,别名又为‘余容’。”
“你那亲祖母,当年最喜爱的,就是这芍药。顾宅清心苑的院子,就是你祖母当年养芍药的地方。那院里如今还存活着两株她留下的芍药花。”
清心苑就是顾景宴和黎长乐在顾宅居住的院落。
顾重光说起了前妻,后面就沉默了。
几人在园子里停留了好一会儿,又去花房转了转,花房里都是青砖砌起的层层平台,冬季到时,不耐寒的花都可以搬进去。靠墙两边有两条火炕,用于冬季里给花房增温。
顾重光对于这一处很是赞成,这才配得上名花的身份。
还是工匠师傅有经验啊,在富户的庄园干过活的工匠师傅提醒她,盖个花房好过年。她这一园子的宝贝疙瘩,娇贵得很,别到冬天全给风雪嚯嚯了。
几人从山顶下来,到半山腰时,遇到来接人的刘铁锤。
“老爷!大少夫人!庄里有客人到访。”
这都大中午了,吃午饭的时间诶,谁这么缺心眼儿踩着饭点做客啊?
“是谁来了?”
刘铁锤:“回夫人,是绿水村的卫少爷和知县大人,还有樊老爷。”
哟嚯,李怀同来了。
是给她送锦旗来了吗?
算算时间,再多半个月,黎县那1000来亩的红薯就丰收了呀。
到时候,黎县百姓吃的粮食有了,还能卖点种薯赚几个铜板。
嗯,还有她的个贡献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