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夏日摩天轮 > 第220章 海特

第220章 海特(2 / 2)

 推荐阅读: 国际小厨师 酒儿娘子 强娶男主后,不小心成为黑月光了 重生之再当晋王妃 日出海东 女扮男装,校园万人迷我来当 九龙天帝 宠妾灭妻?和离嫁给前夫他皇叔 苟了十年我要武统大陆 【柯南】我要拯救世界!
最新网址:hbcjlp.com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绘有唐代宫廷女性乘坐狮鹫格里芬头游船,水中即有“马首鱼尾”的小海神特里同形象,还配有其他水中生物来衬托海洋中的特里同。俄罗斯学者复原这幅壁画后,认为大船下面水中丑陋怪物是张嘴伸舌的“大耳朵龙”,是身有翅膀和山羊腿的中国杂交龙,这显然是望图生义的错误,没有注意到希腊化海神在中亚演变的艺术影响。其实,太原隋代虞弘墓椁壁第1、2幅浮雕上即有醒目的马首花尾鱼图案,也是来源于小海神特里同的造型艺术。

任何文明古国和民族都有自己优美旷逸的神话遗产,但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小海神特里同能辗转远播到亚洲的并不多。小海神特里同成为中国唐三彩器物上的艺术形象,而且并非借鉴而是直接运用,更为罕见。以该件角杯为契机,可以重新审视以往未被认识的带有小海神特里同形象的唐三彩器物。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角杯,长11.6厘米,与本次西安出土角杯大小相同。该件器物长期以来无人释读,只笼统描述为“7世纪模印来通杯”,并没有将其与小海神特里同相联系。角杯上的人物戴的帽子不是粟特人或波斯人的尖顶帽,而是圆形软帽,与罗马人的服饰和戴帽的艺术造型相似。欧洲私人收藏的唐三彩西方人形象骑海螺角杯,几乎与本次西安出土角杯一模一样,此前因器物真伪与来源不明,学界并不敢轻易下结论。

连续出现的唐三彩特里同艺术造型角杯,说明此类器物的内容和风格受到当时民众的喜爱,并引领了时尚风气,工匠们根据市场需求制造出角杯,满足各个阶层的需要。角杯因主人生前喜好而随葬于墓中,或让墓主在地下继续享受富足舒适的生活,或作为祭酒礼器,用于敬献神灵、祭奠祖先。

这类匠心独运的艺术品,由作坊里的工匠制作生产,尚不确知是受委托而造,还是凶肆市场自由选购。很多工匠可能是流动人口,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经历战争和强制迁徙,足迹遍布欧亚大陆。入华的外国工匠更容易接受外来图样,继而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技巧制作新奇的工艺品,如采用本土化的陶土制作三彩器,适应中国人的需要。从犍陀罗时代到隋唐时期,经过几百年的流变,人们从欣赏特里同造型艺术转变为对神灵的敬仰,逐渐使特里同这一形象神圣化和标杆化。特里同成为雕塑艺术理想的题材,并成为各类艺术门类竞相追摹的对象。文献记载缺少对工匠模仿的记录,可是墓葬出土的随葬器物对此进行了补充,使我们了解了唐朝已出现工艺精湛的、带有外来文化因素的稀罕工艺品。

从学术角度探索希腊小海神特里同传入中国的路径,无疑是一项挑战。目前具有“希腊化”特征的文物显示,当时存在着一个流动交错、重叠联系的艺术工艺网络,并不是固定在一个起源地,也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地方文化身份。例如陶器和陶塑作品中,雅典魔女美杜莎头部早期样式。蛇发女怪头像被作为房前檐砖饰;狮子头和怪兽头等,都是希腊化陶塑在和田、库车等地的再现。此外,绍托尔佛寺(Tapa Shotor,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以东)中造型自由的赫拉克勒斯——金刚手菩萨,以及佛龛中形似希腊女神提喀的女性造像,见证了古希腊文化与佛教艺术在中亚的融合与延续。这些无疑都是唐三彩陶塑可以借鉴的成品模具。

考古出土器物比历史记载更接近真实。我们以前普遍认为希腊化的文化遗产传入中国,是零星的、短暂的,以世界眼光审视不断出土的各类器物,可见中古隋唐时期中西交流是密切的,从遥远的海洋神话传说到“海互”器物的出土,文化的交往本身就具有国际意义,可以唤醒彼此的历史记忆。唐三彩小海神特里同造型角杯的出土,为我们认识世界各地所见同类器物提供了共生互动的标本,它延伸了文明的高度与地理的广度,中西交汇通过唐三彩的载体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为重构全球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交融的历史景观提供了新的取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