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晟他们是在二月份到的京都,举家搬迁,他们在云江培养了一个人专门打理葡萄园。
苏慕出来了,她的“精萃坊”就停业了,因为牵挂武师傅,她来到京都也无心做生意,整日闷闷不乐。
严妙娥怀孕五月有余了,已经显怀,最近胃口也大,比之前胖了不少,还特别爱吃酸。
小云奚几个月没见苏酒儿,刚来有点生,与苏酒儿待了几天就混熟了。
章氏在“东兴楼”包了个包间,就她和苏酒儿两个。
今日,是状元打马游街的日子,三月初,章敬城和苏晟都去考了殿试。
章敬城的《廷对制策》全文三千余字无一差错,对军政、吏治、河防等答对贴切,符合事理,见解独到,且文笔流畅,气势磅礴。令考官大加赞赏。
殿试时,天圣帝又出了一道《置器赋》,让参加殿试的士子们论何为国之器。
章敬城答卷文笔优美,论述严谨,特别是他的那句“安天下于覆盂,其工可大”,让天圣帝大加称赞,当即钦点其为状元。
然后,天圣帝升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首先由内赞官传呼登第进士名次,而后鸣赞官接传。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被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苏晟只考中了同进士,他进学晚,能有此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章氏订的包间视野开阔,看这盛会最是合适不过。
隔壁包厢也被人包下了,不是别人,正是郑国公府的世子妃楚蕴眉和她女儿邹灵雨。
邹灵雨这段时间没去找章敬城,大家都以为她放下了,可一段感情如果那么容易放下,那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喜欢。
这不,听说章敬城考了状元以后,死活求着楚氏带她来看游街,她已经好久没见到章敬城了,如今难得有机会可以光明正大地看他,怎么可能会错过。楚氏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其实不止苏酒儿她们,一些达官贵人们也带着女儿前来观看,他们大都是来替自家女儿选夫婿的,这就是有名的“榜下捉婿”。
不一会,只听锣鼓喧天,打头两个官兵开道,一人手举一个牌子,牌子上书“回避,肃静”
紧接着状元打头,榜眼探花在侧,只见章敬城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中间,他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
这时百姓的欢呼声喝彩声充斥着整条街。
苏酒儿看着张敬城感觉他好似成熟了许多。
章氏早就告诉了章敬城她们的位置,所以当他走到“东兴楼”下时,抬眼朝楼上望去。
此时楼上也有很多达官贵人带着女眷在包间,章敬城这一下,让许多女子看清了他的长相,端的是英俊潇洒,气度不凡,许多女子羞红了脸,邹灵雨也不错眼地看着他。
苏酒儿和章氏此时也站在窗口,看着楼下,章敬城抬眼就看到了她们。
苏酒儿嘴角带着浅笑,望着下面的章敬城,章敬城看到心心念念的人,嘴角也勾起了好看的弧度。
等章敬城的马走远了她们才转身回到座位上。
“能有今日成就,也不枉他那么努力了”章氏感慨道
苏酒儿点点头“是啊”
“走吧,这热闹也看了,咱回吧”章氏起身笑着对苏酒儿说
苏酒儿点点头,跟着章氏出去了,刚出门,正好遇到楚氏母女,上次闹得不欢而散,这下两人再见面也挺尴尬。
邹灵雨瞪着苏酒儿,如果不是她,敬城哥哥不会对她置若罔闻,如果没有她,突然她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如果没有她,敬城哥哥是不是就会看见自己了。
章氏和楚氏没说话,各自点头以后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