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实验室,并不是仅仅制作电热水壶那么简单,还有其他的电子元件需要制作。
现在的技术,电子元件小型化,封装是一个难题,他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由于是机密,在实验室里,只有林阳一个人。
这样他也乐得清闲,不用被其他人指指点点。
封装的材料基本就三种,陶瓷、金属、塑料。
这种各有优缺点,林阳研究这些,是为了制造计算机。
如果是现在的技术,制造一台计算机,基本上占地三四十平方,重量也是上千斤。
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
有了显示器生产线,他加上集成电路技术,加上晶体管技术,基本上可以把计算机的机箱控制到洗衣机大小。
昨天他了解到了,现在用晶体管制造电子元件的技术,已经开始研究了,在全国各方面都努力下,有望在下个月完成所有实验,在实验室制造一批出来。
不过,显示器的生产线没有办法那么快搭建好。
这些技术没有那么快就吃透。
如果是在实验室制作的话,应该可以制造出来。
“一个个月的时间吗?”
已经足够了。
当然,他来这实验室,也不是没有事干的,他打算制造一颗“芯片”!
以他现在的能力,制造三极管不难,也就是说一个逻辑门电路,制作出来不难,难的是多个逻辑门和其他电子元件的组合。
林阳一忙起来,就十分专注,一连几天都早出晚归,让林妈和秦淮茹中午回来看不到人。
让她们俩一阵担心。
好在林阳每天晚上回来,告知她们,他要忙一些项目。
她们才没有那么担心。
到了第五天,林阳终于制作出他想要的“芯片”了。
这芯片说起来就是集成电路,有系统给的技术,在理论上有正确的路线,难点就在制作上。
不过,林阳的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用了五天时间,终于是把它制作出来了。
用的就是后世常用的硅片,在提取纯硅和切片上,他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至于画电路、掩膜这些方面,倒也没有什么难度。
不过,他制造出来的芯片有半个巴掌大小,并且,只有64个引脚。
实在是没有那么好的刻蚀技术,在手工的情况下,只能搞那么多了。
硅片也不是太过纯净的单晶硅,能搞那么大块的硅片,是林阳提纯后,再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按理说,制造这些硅片,是需要在无尘的环境下进行的,但是林阳没有。
但他有办法去尘,自然就不用这样了。
但这也是十分厉害了,要知道后世第一块芯片成品在五年后才问世,而且只有6个引脚。
而林阳制造出来的有64个引脚,先进程度不是一星半点。
封装的问题他也想到办法了,用环氧树脂。
这环氧树脂参杂塑料,制成耐高温的半透明封装材料。
于是,他的这块芯片就是可以看到里面电路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