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自是没有不长眼的开口催促,所有人都在耐心等待。
直到侍者再次退下,苦篱师太才缓缓开口道:“承蒙诸位道友不弃,远道而来齐聚于此,唯有粗茶劣酒相待,多请包涵。”
众人齐道不敢。
苦篱师太略一点头,又道:“既如此,贫道便将修行途中一些关于禁制一道的浅薄见解分享与诸位道友,若是能在诸位道友进入那被禁制笼罩、布满危机的宝原时提供丝毫助力,便不枉于此。”
于是众人又齐声称谢。
穆生轻轻捏了捏洛彤的手,示意小丫头接下来要认真听。
洛彤点了点头,睁大眼睛看向上方的苦篱师太,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师太道:“观禁制一道,诞生于阵法当中,二者本是同源。此间道法与世间诸多道法不同,自古不能使人触类旁通,无中生有。是以为了确保在座之人都能有所收获,贫道便以基础道法简要讲起,再令人现场试演施禁、破禁的过程,以助各位理解此道。”
众人闻言大都面露喜色,也有些不想听基础的面露无奈,但也不敢有任何异声。
对于穆生来说,禁制的基础原理他早已在黎炎族学习过,但他至今没有用那些经验教导洛彤,便是担心自己教得不够完善,担心会给天分极好的洛彤打下不好的基础。
毕竟自己学会是一回事,拿来教人又是一回事了。
而所谓的禁制之道,在穆生看来想要理解也不难,只需知道阵法的原理与构成也就明白了一半。
正如苦篱师太所言,古时候最先出现的是阵法一道,禁制一道乃是后来从中演化、发展而来。此道和阵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其中都有着“形”与“方”这两大不可避免的要素,就连凡间战争中将士们的“排兵布阵”的“阵”,也离不开“方位”与”图形”。
灵族修士使用的“阵”,自然不是为了打仗而用士兵、战车队列出的纯粹“形阵”。
修士所设的阵,乃是“法阵”。此阵大都会以各种方式圈定范围,并在其内放入媒介注入力量,最终使范围内的事物受到相应的影响,这种超脱自身之外的力量不可谓不强。
而禁制之道,却又在阵法之上简化了许多东西,它可以以更快捷简单的方式,在短时间、小范围、低消耗之下达到与阵法相同的效果。
比如穆生想隔绝声音传入传出,他可以用灵石摆出隔音阵法,范围随心控制,持续时间和阵法强度可视灵石或相应媒介的强度来决定。
但他也可选择只在身边以灵力虚书于空中绘制隔音禁制图形,便可方便快捷地做到这一点,后者的缺点是持续时间和范围都有限,具体持续多久和禁制强度要视个人能力来定。
到这里便出现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为何禁制能在摆脱布阵时所需的各种媒介和环境后,也能产生和规模、消耗更大的法阵相同的效果?
答案之一便是法阵可重复利用,且能够随布阵之人对法阵的操控随意影响法阵效果。反观几乎都是只用纯粹灵力设下的禁制,少有会变化的,实在有需要变动禁制的时候也都是重新设禁。
当然,禁制更方便的运用方式也使得它不需要像法阵那样蕴藏无尽变化。
这便是二者的主要优点与缺点了。
由此也可看出在宝原布下持续数十万年时间的巨型禁制的元圣真君是多么强大——虽然镇狱宗已经推断出真君可能是利用了宝原上的灵气在补充维持禁制运转的力量,他们也由此更倾向于称呼宝原内那庞大的禁制为“禁阵”。
禁制一道的变化之中,也有着一些阵法轻易做不到的功用。
比如用阵法困住一个人不难,可却也限定了那被困之人的位置,不能再把他往远处挪动。但只要用相同效果的禁制布置在人的体内,便能轻易做到原本无比困难的事。
这便是禁制的另一个好处与特点:隐秘无踪。
是以法阵与禁制,二者有时不分彼此,有时却也泾渭分明。
以上也只是此间道法关于“形”的部分,至于剩下的“方”,在阵法上不难理解,也就是关乎阵形走向、媒介、阵眼的方位等布阵要点,法阵内一草一木的方位变化,都将影响整座法阵的效果。
但在更简略、精巧,甚至已经不需要依赖方位来施展的禁制一道上,“方”的含义发生了一些改变,具体来说,它只代表了两样东西:设禁方法与解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