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皇帝——惠文帝,才堪堪稳定了朝堂上人心惶惶的混乱局面。
因为当年激烈的五子夺位,令众多王公大臣牵连其中,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剧烈的局势动荡。
在三年艰苦支撑、却无甚成果的战争消耗后,无奈之下,登基三年的惠文帝对着日渐空旷的国库、和堆满龙案的奏折,艰难做出了与蛮族部落议和的决定,同时废弃了当时已经空无一人的烈焰城。
不过他也下旨,北边距此地50里外的一处隘口,开始扩建数十倍,皇帝将它命名为——烈焰关。
自此以后,梁国每隔一年,都会以友好结盟的名义,将当年税赋的三成折算成物资,然后运送给蛮族的部落联盟。
而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反应过来,难怪对方之前会以那样惨无人道的方式进行挑衅。
蛮族根本就是看准了梁国当时内忧和困顿的处境,他们一开始做的就是想一劳永逸的打算。
二十年后,梁臻到了西北。
那个时候的梁国,局势稳定、同仇敌忾。
所以经过三年上下齐心的严防布卡,又与蛮族进行了近十年的拉锯战,梁国终于摆脱了向蛮族进贡的耻辱。
之后几年间,双方的冲突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但蛮族已经极少能侵入梁国的边境。
尤其是这些年,在一次次人员损失较大、却总是无功而返后,蛮族基本只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也就是冬、春两季才会过来,而且主要目标是那些商队。
而今,在镇北骁王爷下令颁布、关于鼓励商贸发展的西北贸易令里,就有一项是针对这种情况的。
凡是符合贸易令中规定条件的商队,都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得到西北军队的免费护送,这让蛮族更加占不到多少便宜了。
这样的措施,不但能刺激西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与友好部落的紧密关联。
因为大部分的商队,都是与友好部落在进行贸易往来。
蛮族部落联盟那边,近年来虽然看着行事有所收敛,但梁骁知道,对方掠夺成性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这次他带皇帝过来,一是希望对方看看西北的真实情况,二也是能够与对方在现场进行沟通,让皇帝了解整个西北的军事联动和布防。
他告诉梁嘉言,饥饿的豺狼一直都在蠢蠢欲动,目前相对平静的状态,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
果然,一年后,蛮族纠集了几十个好战部落、近二十万人,对梁国发动了掠夺战争,他们的突袭位置,是位于西北地区东北角的青木关,如果攻破那里,他们就可以直接进入梁国的腹地。
这是近几十年来,双方爆发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无论从兵力、物力的投入,还是从战斗地区分布和激烈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烈焰城引发的那次战争。
青木关地处荒僻,周围除了几个村镇,方圆300里内并没有城池。
所以青木关相对其他三个关,防御和预警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只有不到1万的驻军。
而且那里的东南面都是大片的草原,却因为地势低洼,有很多或明或暗的沼泽地,所以连常规驻扎的营地都离的比较远。
那次蛮夷是在刚入冬的时候,对这里发动的进攻。
之前几年,他们对上西北军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了,所以经过对梁国各处的秘密勘察,最后选择了青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