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缀着宝石似的星星,朦朦胧胧的森林边,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飞在红茶溪边,宛如一串串、一排排彩灯,织成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彩带。
王嫣然看着眼前,像火星儿似的,纷纷扬扬飞着的点点流萤。
曾经她对萤火虫有多好奇。
现在她就有多欢乐和陶醉。
这夜色里的萤火虫实在是太美了,真的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精灵那样,打着小小的灯笼,在举行盛会似的。
白泽安见王嫣然看到萤火虫以后,似乎非常的高兴,笑的像个孩子似的。
笑容在她那美丽的眼睛上,在她动人的嘴角上,也在她那圆圆的脸蛋上,每一处都闪着青春的光彩和活泼。
见她很是开心,他也感到开心。
但是他本人见到萤火虫是没有那么开心的。
毕竟他小的时候见多了。
那个时候,每当夜幕降临时,在山村里的田野、河流、山丘和森林里,几乎到处都能见到萤火虫的身影。
萤火虫之所以会到处都有,是因为萤火虫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
陆栖的萤火虫占大多数,它们不怎么“搬家”,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
水栖萤火虫则经常“搬家”。
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在水上方开阔水域活动,生孩子的时候又跑到岸边去了。但是总的来说,它们是栖息于温暖、潮湿、多水的杂草丛、沟河边及芦苇地带的。
萤火虫白天藏在水中的石块或泥沙下,夜晚才出来觅食,一般是以伤害农作物的蜗牛为食物,所以萤火虫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益虫。
它的寿命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
这是因为它在幼虫期,要生长10个月才能长大,但是长大以后寿命仅有3到7天的时间而已。
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萤火虫闪闪发光时,就意味着它的寿命不足一个星期了。
所以曾经有某个感性的人说过,萤火虫生来的意义,就是为了照亮别人。
萤火虫是不是这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它确实是可以“照亮”别人。
有个成语叫“囊萤夜读”,说的就是萤火虫“照亮”别人的典故。
那个成语出自《晋书·车胤传》。
书里面记载“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说的是晋人车胤幼时家贫且好学,夜间无钱买油照明读书,就捉萤火虫盛入练囊,借荧光夜以继日地读书。
那个借着萤火虫的“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成为了一名饱学之士,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倒也不算辜负了萤火虫的“一片苦心”。
萤火虫不止可以用来“学习”,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比如做成药材。
据《神农本草经》载,萤火虫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明目、乌发、解毒等功效。
比如用来观赏。
民间观萤娱乐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有了。
韦应物写的《玩萤火》里面记载“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这里就讲到了当时老百姓观赏萤火虫放飞的情况。
而到了清代市场上就有人捉萤火虫来卖,用以做成萤火虫灯。
这种放飞、观赏萤火虫的娱乐,一直流传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