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晚上在森林赶路真不是一个好主意。
主要问题还是视线的问题。
森林里面太暗了。
很多东西是看不太清的。
好在白泽安并没有夜盲症,勉强还是能看得清。
而且他的经验非常丰富,即便是看不太清,猜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他若是有夜盲症的话,那就是经验再丰富也没有用,因为什么也看不见的。
夜盲症俗称“雀蒙眼”,是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
一般有夜盲症的人,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
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这是因为人眼底的视网膜上,有圆锥体细胞和细长形杆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都存在同一种光感物质即视紫红质。
其中圆锥体细胞管白天观看物体,细长形杆状细胞管黑夜观看物体,这两种细胞中的感光物质,实际上都是由维生素A参与的蛋白质。
当光照射时,这种蛋白质发生结构的改变,随之引发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形成影像,而视紫红质自身则“褪色”。
若视紫红质消失,眼就对光不敏感了,一旦进入暗处,是看不见物体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只要有足够的维生素A,在视网膜和肝脏酶的作用下,是可以促进视紫红质的再生,恢复对光的敏感性,使人在暗处可以看见物体的形和色。
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再生不仅缓慢而且不完全,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很长时间看不见物体,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能力下降。
一般人可以根据暗适应能力,测一测自己的维生素A水平到底如何。
由于维生素A的严重缺乏,视紫红质不能再生所引起的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盲症”。
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而视网膜就像照相机的底片,将眼睛接收到的信息和感光进行显像,最后在大脑中形成视觉,而维生素A就是底片中的感光物质。
当维生素A缺乏时,就无法使照片感光,也就无法产生视觉。
好在这种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夜盲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其实现在这个社会,物资是非常丰富的,很多人都是营养过剩,自然也就很少有人会缺维生素A。
但是怕就怕有些人挑食得太厉害,从而影响了维生素A的摄入。
宋诗雅就是这么一个有点挑食的人。
她为了保持身材,不怎么吃肉。
含维生素A比较多的动物内脏,她又不喜欢吃。
所以她平时的维生素A的摄入量是很少的。
虽然她不致于有夜盲症,但是她体内的维生素A实在是太少了,晚上的夜视能力要比白泽安逊色很多。
因此宋诗雅发现她看的不怎么清,走起路来很是胆战心惊。
她生怕因为看不清,导致脚踩错地方,踩在了坑坑洼洼上面,甚至踩在了睡着的野兽上面。
她有点想跟白泽安说她的难处,但是又怕给他添麻烦,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忍住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