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受教了。”这也是朱念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跟着向思羽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时候看着都吊儿郎当的他,只要问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瞬间变得比任何人都清醒,看问题的角度从来都是从高往低,这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而且也学不来。
摆了摆手,向思羽显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念姐,你代我回一封邮件,内容就是我刚才所说的。
至于说合作,还是算了吧,我不可能把刚刚铺下的大好局面再给毁掉,不客气地说,就算是劳力士想和思羽家出联名款,我也不一定会同意。”
朱念点点头,“好的,晚饭后我去回邮件。”
剩下的文件能让他感兴趣的也只有一份,是关于投资的,出自智囊团的手,文件里提议家里去投资粮食行业,并列出了近些年粮食产业的走势,这倒是一份很有意思的建议。
向思羽单独把那份文件拿出来,准备过阵子好好研究一下,至于其他的,他全部还给朱念,可以拿走了。
和别的行业不一样,粮食在这个温饱已经不再是问题的年代里,大多数人会选择性地给忽视掉,但其实真的上升到国家高度,粮食从来都是重中之重。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也存在很多大的粮商,但是他们却不是制定规则的存在,粮食的规则从来都是由国与国之间直接制定,这就给了他很大的操作空间。
因为相比其他人,国家应该很愿意看到他去涉足粮食产业。
现在我国很多主要作物还需要靠进口,比如大豆和小麦。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的土地却不是很多,再加上世界第一的人口,想要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只能靠进口。
也正因为如此,在很多看不到的层面,关于粮食的扯皮几乎时时都有发生。
可一旦向思羽介入粮食产业,这种局面不说完全解除,但一定能得到缓解,因为按他的体量,一旦介入,那就肯定不会是小规模,说不定他一个人就能解决掉国家在某一个品类的全部需求。
但是向思羽要考虑的方面也很多,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件事能不能去做,而是给出这份投资建议的智囊团成员是不是国家的人。
确实,他为了国家或者说民族,是能放弃很多东西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接受被监控,就更不用说他辛苦组建的智囊团被渗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以算是对他的试探,或者说挑衅。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投资粮食这种事,怎么看都是国家获利最多,他能获得的那部分利润和国家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