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菲亚特集团在星城投资建了个工厂,原本是去年就应该正是投产,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完工,老实说,我并不是很看好这个项目。”万东昌就好像在跟向思羽诉苦一样。
只是向思羽完全不接招,菲亚特集团也就是法拉利的母公司,这个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怎么说呢,好像除了法拉利,其他的品牌都做的不怎么样,包括玛莎拉蒂在内。
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个集团确实有很深的底蕴,在技术储备方面是不输任何其他大型汽车集团的。
就好比向思羽自己开得比较多的阿尔法罗密欧,还有没开过的玛莎拉蒂,这在以前都是能单独和法拉利掰腕子的品牌,只是现在也都没落了。
“按国人对汽车的消费习惯,菲亚特的车型可能不会特别讨喜。”向思羽不轻不重地回了一句。
当然,他也不是乱说,所谓国人对汽车的消费习惯,说白了就是大,越大越好,很多国外的车型进入国内都会加个L。
而菲亚特是一家专门制作小型车的企业,首先这一点就和国内现在的情况背道而驰。
打个比方,合资车一定比纯国产车要贵,那花同样的价钱大家会情愿买一台更大的国产车而不会选择合资的菲亚特。
不要觉得奇怪,也不要认为合资车在什么时候都有优势,首先要明白的是,能选择这个价位的车的人,在经济上一定不会太宽裕,他们不会觉得买合资车会更有品味,更注重的会是实用。
而现在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大的车?也和经济有关系,就目前这个阶段,国内更多的还是一户一车,这就必然造成国人对汽车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只是这一点肯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转变。
不过向思羽并不看好燃油车能撑到那个时候。
倒不是说燃油车会很快退出消费市场,只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然会抢夺一部分燃油车的市场,而最开始被抢的那部分市场,一定是汽车消费观念最超前的那部分人。
这么说吧,本来这部分消费群体应该是最能接受汽车空间刚好够用这个概念的,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和发展,这部分群体被分割了,一部分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而燃油车也会在那个时候陷入到一个两难的境地。